齐帆齐微课

汀步,是中国园林设计所用的一种设施,在水上或草地上,按照一定的间距铺设石块。这样的设计,有几个功能。
一是可以让人通行。借助汀步,可以过河或是穿过草地。二是,有了汀步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草地上的汀步。三是,汀步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了一景,增添了美感。
中国的园林艺术跟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写意,或是传达某种人生启迪。
那么,汀步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会虚实结合

可能有人认为,在水上和草地上铺设汀步,不就是供人通过吗?铺设一条道路,架起一座桥,岂不是更方便?
可汀步不只是提供方便,它的虚实相间的设置,更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和审美的满足。
你看,汀步石块之间的间隔相对于水或草来说是一种虚吧,它与水融为一体相对于岸上的景物来说,也是一种虚吧。
它是路,又不是路;是桥,又不是桥;是相连,又没有相连;……
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它有独特的美感。人们认为它的美,恰恰来自“不是路”“不是桥”“不是相连”,是来自“虚”,而不是“实”。
人生不也如此吗?
人生虽然讲究实实在在,但也要有“虚”,有“空”,要有留白。
太满、太实的人生,是不真实的人生;追求“满”“实”的人生,终将会错失一些什么。
一个人,倘若将自己的人生设计的太周翔,一旦计划外的事情发生,他就会步伐打乱,不知所措。
一个老师,如果上课的时候从头讲到尾,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内化的空间。
一个母亲,若是总喜欢跟孩子讲道理,孩子最后必定什么道理都听不进,而且会逆反。
……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将满未满,才是圆满。
从汀步的设置里,我们要学会虚实相间的生活或工作哲学。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如果湿地公园里的一条河流上,有一座桥,也有一条汀步,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过河?
我肯定是选择汀步。
过河走桥,这是人生中常有的事情。在汀步上看风景和桥上看风景,角度不一样,看到的景致也会不一样,产生的感觉更会不一样。
汀步贴近水面又高于水面。当你走在汀步上,就仿佛行走了在水面上,凌波微步,飘飘欲仙。环顾四周,你与水、与天地、与自然浑然一体。已不知是你在看天地山水,还是天地山水在看你。
怎么样,换个角度看风景,感觉是不是太赞啦?
人生中,也需要时时换个角度看风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说,坏事也有可能变好事。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当你遭遇挫折和磨难时,你可能就不会那样郁闷、痛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如果你能从当事者的角度,跳脱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这件事情,可能就不会再迷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如果你能全面看问题,就不会一叶障目,不知森林。
慢点走,让身体等一等灵魂

经常喜欢到渤公岛去散步。渤公岛上有多条路,中央大道,笔直宽敞;湖边栈道,沿着湖面随形就势;林中汀步,穿越在树林里,弯弯曲曲。
不喜欢走中央大道,上面都是跑步健身的人,我喜欢散步,边散步边欣赏沿途的风景。
往往选择湖边栈道,但栈道总有走尽的时候。到了尽头,就选择林中汀步。
步石之间的间隔,似乎小了点,一步跨两块步伐小了点,一步跨三块步伐又显大。每每这时候,先生总会说,这个设计有问题,让人走着不舒服。
其实,这样的设计可能是设计者故意为之。
既然选择了汀步,应该就不是为了赶路,那就让你匆匆的步履慢下来,让自己匆忙的心慢下来,可以看看大树,可以听听鸟叫,可以闻闻花香……
“忙”这个字的构成,左边是心,右边是亡,如果一个人太忙了,意味着他的心亡了。
人这一辈子,儿时忙学业,壮年时忙工作,有人甚至老年了还退而不休……
如果总是让自己身体处于忙碌之中,心灵得不到滋养,灵魂跟不上步伐,就会精神空虚,心情烦躁,甚至身体会出现问题……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远方。忙里偷闲,忙的时候,可以抽空阅读、看电影、听音乐,让自己的灵魂去远方;或者抽出几天去渡个假,旅个游,让自己的身体去远方。
有闲的人生,才是完满的人生。
园林中的汀步,是艺术,汀步的人生,也是艺术。
愿人人都能有一个汀步人生!
22年度年度营第39篇,1518字,计6467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