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难不难,谁来定义呢?其实一个问题不是多么难解决不了,而是解决不了才难的!
我们遇到难题,很可能换个人来处理,人家游刃有余解决掉了,毫无难度,这还是难题吗。更可能的是,我们自己换个角度看事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就是思维的魅力,举个小故事。
一个老妇人每天过得不开心,因为晴天时候担心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雨天时候担心卖盐的女儿生意不好。
有心理咨询师知道担心后,告诉老人家,雨天时候想到卖伞女儿生意好,晴天时候要想到卖盐女儿生意好,这样天天开心。
这就是思维转折的妙处,同样一件事,换个角度就很有趣,截然不同的认知,让我们赞叹不已。
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假如上面这位咨询师告诉老妇人这样想,你觉得老人家的心理烦恼真的就迎刃而解?真的就不再担心了?
测试很简单,就假设我们自己是这个老妇人,担心类似事情,有人让我们转换角度,能消除烦恼吗?
心理的回答是暂时有效,不能持续。原因在于,转换思维只是表面,深层问题的解决需要行动对策来应对,这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真正解决心理问题,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除了思维转换,还要有有效对策。
再举个例子。
炒股的朋友都知道高抛低吸技术,为何有人做的没有心理负担,而有人总是患得患失?
这就是心理健康水平差距的问题,看着都是一样的人,模样学历年龄职业都差不多,可内在差距会是天壤之别。
首先,要从根本上转换思维,高抛低吸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降低成本!明白这样一点至关重要,我们是在持股良好前提下进行滚动操作的!
其次,还需要继续转换思维,高抛低吸会有失手,高抛买不回来,低吸卖不出去,可是出现失利真的没有好处嘛。
因此,继续换个思维。做题(先卖后买)踢飞了,说明手中股票在上涨,盈利情况下踢飞的坏处就是少挣钱,可是降低了成本。亏损情况下踢飞的坏处是增加成本,不过股票在上涨啊,还该庆幸不是卖在最低点。
做题(先买后卖)被套了,说明手中股票在下跌,但是真没有好的方面吗?盈利情况下增加成本不错,可起码没有买在最高点吧,关键警醒下跌股票是否要止盈。亏损情况下买入摊薄成本了,只要翻转就会获益,继续下跌则提醒是否止损。
最后,真正解决问题还要有对策,一个是对于上述失利情况,做好记录,秋后算账,之后数日只要达到解套条件就处理,否则起到止盈止损最差情形的信号。再一个就是继续进行后面的做题,该做嘛就做嘛好了。
有处理问题的对策,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回到前面老人家的烦恼,我觉得除了转换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策行动,帮助女儿做点实实在在事情,比如打电话问问,说说自己担心,帮助卖盐或者卖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