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说破
精神层次高的人能洞悉人性,看破却不说穿,保持着一种淡然。
试想,看穿对方,说了出来,如果对方是一个君子,或许能成为朋友;但是个小人呢,估计会有麻烦。
曾国藩在围剿太平天国时,驻扎在安徽祁门,当时徽州失守,导致祁门门户洞开,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有一次,李鸿章为湘军将领(李元度)求情,曾国藩没有答应;于是李鸿章想借故去其它地方,曾国藩最终同意了他。
其实, 在李鸿章走后, 曾国藩 长叹一声——李鸿章是不能共患难之人,但始终没有当面说破,替李鸿章挽住了面子,两人依然保持书信来往。
祁门危机化解后,李鸿章写信给曾国藩,又顺理成章地回来给老师做幕僚。
师徒再次会合后,曾国藩对李鸿章“礼貌有加于前,军国要务,皆与筹商。”李鸿章也进一步死心塌地跟随曾国藩,两人关系更加稳固。
虽然看透他人,但不说穿,选择慎言,既能顾全他人,也能给自己留条后路,是处世的一种智慧。
曾国藩: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慎言
同样,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对杨修之死这一段挺熟悉的吧!
杨修仗着自己聪明,几次三番“羞辱”曹操的智商。
当时曹操喜欢和下属们玩文字游戏,他在新建的花园门上题写个“活”字,大家都说不出曹操的意思,而杨修解释道:门内一个“活”字,是“阔”,曹丞相是要修的狭窄些。
又一次,曹操得到一种酥,顺手在盒子上题名“一合酥”,杨修看见后,就顺手拿起来吃,还说这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这是拆字游戏。
而曹操开始忌惮杨修的“聪明”过分,最终借故将杨修杀死,罪名是挑拨军心。
试想,难道曹操周围那么多聪明人不知道拆字游戏吗,我看未必,大家只是选择了不语,而杨修说破了,显得自己聪明,落得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场。
因此看破不说,也是一种凡事了然于胸,帮助自己远离是非之人,之地的一种智慧。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得体的“回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