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让周瑞家的给三春、黛玉、凤姐送宫花,只是分配了给各人的数量,并没有强调送花的顺序。花如何送,她没必要操心,那是周瑞家的事,或者说,她也不便操这个心。因为刻意分了先后顺序,就是厚此薄彼,难脱势利之嫌,总会得罪人。想来她心里也不会想到这一层。但她还是特意强调数量上的差别:“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因为十二枝花分给五个人,不好平分,所以薛姨妈让凤姐比别人多两只,四个小姐每人两枝,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凤姐年长,又是当家奶奶,与四个小姐不一样,用花的地方多,理当多两枝。而四个小姐每人两枝,不偏不依,不会有人说闲话。
薛姨妈虽然没有交代送花的顺序,但她在交代分配花的数量时,还是有顺序的,这就是先三春,再黛玉,再凤姐。这个顺序也合乎情理,因为凤姐是她们王家人,自然应该先外后内。但周瑞家的送花却是先三春,再凤姐,最后是黛玉。显然,她没有按照薛姨妈交代的送花顺序送花,而是自作主张,先主后客,这就有了内外之别。而内外之别,也就是远近厚薄之别。周瑞家的本就势利,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让外来户黛玉有被歧视的感觉,于是就有了那几句著名的尖酸刻薄的反诘,让周瑞家的无言以对,下不来台: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黛玉其实本来想问的,并不是先送后送的问题,而是别人有没有,如若别人没有,她也不好单独接受这花,担心别人有感觉。而周瑞家的回答却是“各位都有了”,强调的是已经给别人送过了,最后剩下的这两枝才是你的。听话听音,黛玉本就敏感,周瑞家的如此说,难免不让她有被轻视的感觉,于是便有了她的小心眼儿似的尖刻对答。而这一句冷言相讥也就成了林黛玉小心眼的铁证:送花本就有先后,难道非先送你不行?别人就得后送?后送的就一定是挑剩下的?
黛玉的反应是很情绪化的,是不假思索的出口成讽。她来不及细想,这花明明是薛姨妈叫送的,那么送花的顺序与数量,就极有可能是薛姨姑的安排,而周天瑞家的听了林黛玉的抱怨牢骚却一言不发,似乎又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林黛玉无意之中一箭双雕,捅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篓子,如若周瑞家的向薛姨妈打小报告,薛姨妈心里肯定大不爽。如果周瑞家的到处宣扬这事,林黛玉不仅小心眼儿出了名,也会让三春与凤钗对她产生不好的看法。那么周瑞家的对别人说没说此事?不得而知,但林黛玉的小心眼儿,却出了名。
那么,黛玉为何如此失态于言语尖酸刻薄?
其实事出有因,这应该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表现。也就是说,她的不近情理的尖酸刻薄是有情可原的,甚至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知道,此事发生在黛玉进贾府不久,正处于格外敏感时期,自卑而又自傲,就怕别人,特别是奴才轻视自己,她要以极端的情绪化言辞给她们以警告,给自己壮胆树威,保护自己。当然,这也是她率真孤傲清高心性的表现。何况,这时她年龄尚小,不谙世事,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计后果,一派天真孩子气。而周瑞家做的,本来就欠考虑:先客后主方是正礼。所以黛玉出言不逊,她也只能含辱默认。
事实证明黛玉的多疑并非空穴来风,后来就确有奴才对黛玉每日汤水煎药有厌烦之意。
所以,此处所表现出来的林黛玉的小心眼儿,并不可厌,反而可爱,就是个性强的小女孩儿的孩子气。所以黛玉此时之尖酸刻薄,正是天真孩子气使然,何况她尖酸刻薄得很有道理,那个势利小人的周瑞家的本就该骂!
而曹雪芹的高明之处,是把黛玉当作一个成长中的变化中的人物来写。一开始她少不更事,锋芒毕露,像只刺猬。但后来,她慢慢地适应贾府环境,锋芒渐减而更多内敛,以至后来还有委屈求安求全之心,诚心向宝钗求温暖。但温暖并未如期而至,恰恰是她以为像亲姐姐一样的宝钗陷她于绝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