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在声学这个行业里,也厮混了很多年了。
工作的一部分涉及到调音,以及对声音的评价。
这几年的经验让我感触颇多的1点就是中日两国,群众对”音质”的追求的不同之处。
这里说的群众,是指没有经过专业的音质评价训练的人,不包含那些发烧友。
整体来说,中国人喜欢追求音量大小。日本人喜欢追求声音的保真性。
所以,国内很多的音响制品,首先是音量,或者低音的冲击性要够强劲。虽然国内音响制品,宣传都是写保真,但其实主要还是够响。
而日本的音响制品,更多追求保真,这些就涉及到高频特性的平坦和延展性。
这让我想到很多年前,《我是歌手》 有一期是新加坡国宝级歌手(忘记名字了)和邓紫棋参加的比赛。
那一场,其实按照日本人对声音的评价,肯定是新加坡歌手更加受欢迎,但是那时候我是歌手观众投票中,却是邓紫棋获胜。
反而新加坡歌手,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这让当是那个导演感到非常惊讶,当时很多网上的评论也说现场观众不懂音乐。
但是其实通过各个国家的对产品的声音设计趋势来看,其实邓紫棋的声音是更加符合中国市场。
这个其实从两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也能看出来。
国内现在虽然也开始流行日本的寿司,但是喜欢蘸各种酱油,调味料,辣椒,芥末,甚至老干妈来吃。大部分超市的三文鱼其实本身加入了一些味道进去。中国更加喜欢除了食材的口感,调味料的互相搭配出来的口味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日本无论是调味料还是食材,都喜欢原始的味道,清清淡淡的味道,甚至很多日本人还很喜欢那种鱼的腥味。
这应该也是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