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一

#读书笔记#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一

作者: 村落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13:29 被阅读0次

《显微镜下的大明》第一篇讲的是徽州丝绢案的始末。

一般的史书都是着眼于时代变迁的大尺度,聚在在帝王将相这些大人物,难得有如此聚焦社会运转基层的详实史料。

故事梗概:故事的主人公叫帅嘉谟,故事的发生地是南直隶徽州府,故事的时间是明隆庆、万历年间。帅是一个对数字敏感的学霸,在翻看官府账册时发现了蹊跷,徽州府每年上解缴纳的税粮中有一项“人丁丝绢”实物税,由歙县单独负担,而其余五县不用负担。沿着这个一点不停追溯,帅发现该项税的来由为立国初徽州府亏钱的夏粮,以“夏税生丝”的名义补空,按理应由六县共同承担,却不知何故变成歙县单独缴纳;两个科目之所以不一致,是有户房书吏“妙笔”腾挪辗转,使歙县独力负担逾200年。帅于是向徽州府上级应天巡抚衙门上报申文,核心要义“均平”。巡抚衙门批转至徽州府,徽州府批转给六县。自此就炸锅了。歙县要均平,五县都不想增加负担,在乡绅耆老的背后推动下,一场精彩大戏拉开大幕。一是纷纷上访诉状,二是激起民变,三是徽州府籍贯的大员们幕后助力搅动两京朝堂。此外,叠加南京户部尚书歙县籍的身份以及正在推行“一条鞭法”这个政治因素,情势就更加复杂。经多方努力查阅资料难以还原出一个清晰的来由,只能从息事宁人的角度出台一个“和稀泥”的方案,减轻歙县负担,由徽州府补平,不足部分从均需银、兵饷银冲抵。

带来几点启发:一是从这一笔小小丝绢税,看出明朝财政运作的困局。正税虽然不多,但其他各类名目的杂税类别多,有些又是实物税,征税过程中的火耗、扛解等成本巨大,财税体系不畅,把王朝拖入困局。“一条鞭”法通过把一地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除必须的米麦之外都折成银两分摊到田地上,大大简化税收程序提高效率。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明产生杂税的机制。

二是体制内的运作存在巨大的惯性。一方面是路径依赖因袭成例,如无特别的外力鲜有做出变革;另一方面记得利益群体对变化天然的有巨大反向作用力。可见历次改革的难度之大。

三是体制内没有一招鲜的绝招都是平衡术的运作。深谙体制内的运作机制,把事干成是核心竞争力。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123--《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的基层历史观

    打卡123(五月第三周) 读书笔记123--《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的基层历史观 ...

  • 读《显微镜下的大明》有感

    最近看了朋友圈圈友推荐的马伯庸写的《显微镜下的大明》,感触良多。 首先这个书名就感觉挺好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直...

  • 《显微镜下的大明》读书笔记

    我很喜欢这种讲故事的历史书。这本书只是讲了几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关联,因而没有太过用心梳理。我也只是摘录了...

  • 读书笔记‖《显微镜下的大明》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了一个朋友圈:这是一本拿起来就不想放下的好书!!!就算手上放下了,心里肯定放不下。感谢推荐的朋...

  • 《显微镜下的大明》,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

    《显微镜下的大明》我通读了两遍,读完颇有些感慨。涉及明代历史的书我也读了好一些,《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的视角是比...

  • 《显微镜下的大明》

    你好,这里是小二书斋。 又见面了!今天我给你带来的是——《显微镜下的大明》。 本书的作者是有“鬼才”之称的马伯庸所...

  • 显微镜下的大明

    玄武湖黄册的兴衰也能窥见大明王朝的兴衰。胥吏乃只有一小权力却有无数手段来压榨百姓获利,足矣窥见大明朝地方生态以及利...

  • 显微镜下的大明

    婺源县保龙脉案以官府胜利为终,虽然灰户和囤户并未就此销声匿迹但还是被官府的强制政策给抑制。官府的办事原则就是问带头...

  • 显微镜下的大明

    杨干寺律政风云前后共计8年,7次诉讼可见徽州人民的善诉,有一部分跟丝娟案一样,司法的事情用政治化处理,“默会”在文...

  • 显微镜下的大明

    数学学霸帅嘉谟引发徽州府因200多年前的丁税生娟案,五县与歙县的较量的细节让我窥见了大明的官场,政治人物如何运作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zw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