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我通读了两遍,读完颇有些感慨。涉及明代历史的书我也读了好一些,《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的视角是比较独特的,引人入胜。
史学专著往往关注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在古代,书写这样的高级技能往往掌握在这些精英阶层手中,故而有关历史人物的正史记载往往详尽,而少有涉及黎民苍生。随着封建科举制度的兴起,知识分子阶层的扩大,于是各地出现了由这些居于乡村里舍的古代知识分子所撰写的地方文献,给后世贡献了许多研究古代基层民生的珍贵资料。一般认为这些资料太过琐碎,普通人读来寡淡无味,只有历史研究者才会去关注,本书的作者则不这么认为。
马伯庸,80后,有“文字鬼才”之誉,网民亲切的称他为“亲王”。他笔下的文字流畅优美,文章结构逻辑严谨。他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刚刚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之后饱受网友好评。
这位“亲王”有个兴趣就是搜集明代的地方志记和案卷抄本。在细致的研读了这些资料之后,马伯庸透过这些不受主流关注的古代资料,抽丝剥茧般解析提炼,理清了这些史料背后的线索,给我们清晰的解读了明代基层社会生态的种种表情,最终通过文字给我们展现一幅集明代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宗族、宗教,相互交织而又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我们读者通过这本书可以更多的了解明代的地方官府的运行机制、地方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官民之间是如何打交道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用一个平行视角去扫视这片土地发生在几百年前的喜怒哀乐。
我们太关注于帝王的宫闱秘史,亦或是朝臣的政治传奇,却很少关注这片多灾多难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在养尊处优的统治阶级眼里,这些百姓近乎于蝼蚁草芥,听话的时候他们是“百姓”、“陛下的子民”,他们反抗的时候就是“暴民”、“流寇”、“反贼”。
王朝的盛世只是勉强让老百姓有口饭吃,统治阶层的骄奢淫逸、好大喜功、贪污腐败所引发的社会危机百姓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传统史书中百姓只是一个名称、记号、符号,《显微镜下的大明》则将目光投向这些基层普通百姓,让我觉得文字间洋溢着一种人文关怀的温暖。
本人一直对明朝的历史和政治饶有兴趣,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汉族政权,明朝的皇帝更有个性,这个朝代开国的大气磅礴和亡国时的落寞凄凉的强烈对比无不让人感慨。
随着大家对清宫题材兴趣锐减,大家更多的将目光投向了明代,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的火爆直接引发大家对明代的兴趣。比起《明朝那些事》这样宏大历史背景下对统治集团内部激烈政治斗争描写的作品,本书更适合那些对明代基层政治生态饶有兴趣的读者。
本书的章节由《徽州丝绢案始末》、《婺源龙脉保卫战》、《杨干院律政风波》和《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等两篇小文构成。其中前三篇篇篇精彩,故事引人入胜,剧情峰回路转,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来就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纷呈的历史电视剧。
《徽州丝绢案始末》讲述的是一起因为税务问题所产生的纠纷而引发的地方动荡。明朝僵化税收机制的弊端在这场纠纷中暴露无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官府是如何为平衡各县利益而在现有机制下拆东墙补西墙,以致矛盾激化导致民变,惊动朝廷的过程。整个事件我们可以清晰的通过作者的视角探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全方位立体的了解明代中期社会的运行机制,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古代徽州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古朴而内敛的,至今这些徽州的古地名在我心里依旧是如数家珍。在《显微镜下的大明》中这些古地名的背后我深切感受到的是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生动的生活图景,而这些古地名也不再是简单地符号,它们深深的印刻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徽州土地中。
《婺源龙脉保卫战》和《杨干院律政风波》,一个讲的是婺源百姓保护自家风水的故事,另一个则讲的是产权纠纷的问题。两则故事中官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地方士绅、官府、寺院、商人共同演绎了一个看似简单而又纷繁复杂的大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剧情反转、跌宕起伏的程度让人屏气凝神、叹为观止。
《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则不同于前三篇的内容,它讲述明朝300年的档案库的命运。明代的户籍档案是随着明朝的兴起而建立,同时也随着明朝的没落而衰败,如今这个明代国家最高机密的档案库现在只是南京玄武湖中心岛屿上的地名罢了,而户籍档案的载体——黄册居然没有留下一页。一个王朝衰亡的这么彻底真是令人唏嘘。通过前面三篇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覆灭早已埋下伏笔。
从今天的角度看《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曾经的我们是带着批判的视角和阶级斗争的历史观去解读历史的,今天看来总觉得片面。历史本是有血有肉的食材,它曾经鲜活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却把它加工得寡淡无味。还原历史的鲜活生动,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做到了,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