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2月开始,我开始给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设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看似领域不同、内容相异。但是,它们都涉及一个共同话题:社会研究。顾名思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指的是使用科学的方法,以解释社会现象和预测人类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过程。这种研究有三种特征:第一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第二,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第三,研究的问题是客观的,而非判断的。因此,实证、逻辑和解释力成为这三门课的核心价值。研究的实证价值意味着这三门课都不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旨,不做书斋式研究,而是要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身;这些课也不倡导学生自虐性的思辨,或者借助网络信息展开高谈阔论,而重在寻找社会事实、研究社会事实、回归“研究”本意(即research=re+search反复寻找)。用事实说话、用符合认知的逻辑表达、用别人能听懂的语言叙述,这是三门课的共同要求。
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之所以使用“共同进步”一词,绝不是要表达一种谦虚。虽然博士读书期间,较多浸淫研究方法,也多次参加社会学系的社会研究课程,但真正走向讲台,给学生讲解研究方法,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舒尔曼的观点,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七种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以及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即便是一位读到博士、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的人(更何况平平的人?)也未必能成为一位大学好老师,因为教师的学科知识(CK,Content Knowledge)和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 Content Knowledge)是两码事,教和学是不同的认知单位。深谙此道后,我把重点放在了PCK上,研究如何把课讲得深入浅出,既教授了高深知识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是我在备课阶段反复琢磨的事情。我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高深知识生活化,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道理阐释学科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易懂;二是晦涩理论故事化,以古今中外名人轶事解释抽象理论,理论变得面目可亲。比如讲社会分层,理论是干巴巴的,但是融入黄巢、洪秀全的案例,“新城堡理论”浅显直观。教与学,教师的精心准备是一方面,学生的学是保证效果的另一方面。三门课都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就是把学生评价变为过程性的,不是最后一考或一篇论文了事,而是把整个课程分成若干密切联系的单元,每个单元都让学生进行探索,每个单元都进行评价。学生最后的论文是以前面的单元作业为基础的,评价也是以整个课程作业为组成部分的,这样,学生在每一个课程单元都需要认真对待,最后才能拿到好的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推动了学生探索的循序渐进,也促进了学生研究的整体性认知。一个学期下来,师生的进步都是明显的。
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相互博弈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able zone),也是长期形成的认知方式、心理安全和互动策略的集中体现;打破这个舒适区,意味着“惯习”(habitus)的改变,可能会带来创新和发展,但也可能使自己处于“美丽的风险”之中,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三门课程从开始就准备打破学生的“舒适区”,寻求他们的自我发展。教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国学生以知识掌握为主,目的是应对各种选拔性考试,因此接受的是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较少面对独立解决现实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这样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解决学科知识问题能力有余,但研究能力不足。他们眼中的研究,无非是找几本书裁裁剪剪,或者打开网络百度几篇相关文章剪切粘贴,就能交差了。而大学阶段,知识学习退而次之,培养理性和解决问题成为学生需要提高的能力,如果再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做法,就是故步自封。怎样实现这个突破呢?课程设计上还是从“实证”着手,要求学生每一次作业都要有观点有证据,证据必须来自实践,如文献综述列举所查文献、研究过程附带照片、所有作业保持原始记录、结课论文查重等。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对学生不放心,而是通过制度约束,让学生有章可循。无论是化学专业、数学专业或者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均要求以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这既是课程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项规范性训练。对于大学课堂沉闷问题,每次上课一般都会安排作业汇报、问题讨论、结果展示等环节,吸引学生、鼓励学生、鞭策学生,使他们融入课堂、融入课程、融入学习共同体中。
课程实施过程是信息技术参与的互动过程。如何把知识传授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这是很多教师一直追求的头疼问题,太技术化,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有难度,也增添技术喧宾夺主的忧虑;缺乏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参与,传统课堂越来越难吸引95后青年的参与或注意保持。本课程主要借助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教学平台,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传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考勤。学生上课前扫码加入平台,平台会对全体学生出勤情况自动统计,数据保留完整;(2)课堂互动。平台设置了课堂测验、投票、弹幕、投稿等功能,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时时测试、对学生表现师生投票,以及收集学生作业和课堂反馈等。这些信息可保留于后台,以便为后期评价提供参考。(3)课件共享。学生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课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教师发送“不懂”请求,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课堂解答或课后解答。上课后,当天及之前的所有课件内容保留在学生手机内,学生可以随时翻看复习;全部课程结束后,教师课件所有内容均能显示在学生手机。(4)时时评价。平台根据每次课的学生表现,自动筛选出“学霸”和“学困生”,以便教师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可以说,“雨课堂”平台实现了电脑、网络、移动终端的三位一体,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
课程实施过程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课程开设之初,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明确要为谁、为什么服务的问题。三门课的定位一直都是:为国家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三门课贯彻的一个整体原则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通过研究分析社会现象,通过研究理解社会责任、通过研究全面提升自己。课程坚持正面引导学生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回避也不粉饰,坚持把问题放在世界发展和中国历史进程中全面审视的态度。以解决问题作为研究的目的,号召学生努力学习,以专业知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为基础,服务于社会。借此,实现教育的资格化(提供知识和技能)、社会化(有助于认识他人与社会)和主体化(全面认识自己)。
很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三门课程都实现了既定目标。三门课的出勤率均值达到97%以上,所有学生都根据课程要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水平超出了预期。研究的触角伸向了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一些前沿问题,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空巢老人养老、家政市场服务、农村中学生辍学等)、教育教学(影子教育、安全教育、校园文化、师生互动、慕课等)、弱势群体(学前儿童、网络暴力等)、心理现象(气质、人格、记忆、拖延症等)、青年关切(如网络订餐、时间管理、创业、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的深深思考。在课程作业的基础上,一些同学希望编辑一个论文集,记录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记录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一次突破。我很愿意支持他们这个愿望,并答应从数量不多的课题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论文集的印刷。其实,更应该感谢以王安雯同学为首,董文晴、邓星妍、马鑫淼同学积极参与的编辑小组,在紧张学习之余的三个多月中全心全意地收集、整理、编辑、商讨各篇论文,为文集的印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感谢前期收集论文、编辑论文的同学,感谢作者段茹津、张馨予、刘妍、杨欣竹、杨萱、郑娟等同学节假日不厌其烦地修改论文、对编辑组同学的支持与配合。此文集及其他论文集的印刷,也得到了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办多方面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社会•教育•青年研究》序言 《社会•教育•青年研究》序言 《社会•教育•青年研究》序言 《社会•教育•青年研究》序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