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难以拯救的传统文化

难以拯救的传统文化

作者: 一直丢数据 | 来源:发表于2016-05-15 14:33 被阅读101次

    虽说是被下跪的方制片人“道德绑架”,但作为吴老的遗作,以及多个网站高分零差评的表现,尽管向阳桥上已经有了枪版,穷学生还是决定去电影院贡献一份票房。

    有人说这是文艺片,我觉得不算是吧,这是一部真真切切反应中国实际社会的好电影,选材新颖,情感充沛,意义深远。我已经很久没看过这样的国产电影了,上一次看还是家里买的老谋子的电影合集。老谋子说吴老是他们第五代导演的师傅,难怪,老谋子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和这部《百鸟朝凤》有异曲同工之处。我记得中学的语文老师曾经说她不懂为什么张艺谋那些讲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片子会获奖,现在我懂了,因为他确实是在拍中国。就像吴老曾经对自己的女儿说:我拍的都是给未来观众看的。没错,中国社会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后大有西化的趋势,留下来的传统人、事、物是越来越少了,如果不把这些记录下来,我们将来拿什么去怀念?如果不是因为这独特的人事物,国际又怎会承认影片的优秀?但凡代表国家出战的作品一定是要有本国特色的,吴老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这部影片讲的是陕西无双镇的唢呐匠。焦三爷是唢呐王,带领的焦家班承包了全镇的红白事,不过影片中焦三爷出场的基本都是白事,毕竟《百鸟朝凤》是一首敬送亡人的曲。在旧时社会,唢呐匠是一份备受人推崇的工作,片中的天鸣正是因为承了父亲的愿望才去学吹唢呐的,尽管天分比师弟差了不是一截半截,但他凭借刻苦和踏实赢得了师傅的青睐,得以传承唢呐的灵魂曲——《百鸟朝凤》。寻常人家办白事请唢呐匠都是吹四台,即四个人吹,有钱有势讲究排场的吹八台,即配备了锣鼓等其余乐器,而这终极的百鸟朝凤却是寻常人家吹不得的,非但需要的费用多,更重要的是棺材中的那人要受得起。何谓受得起,就是你的品性德行威望配得上那只凤,你的所作所为值得百鸟为你而鸣。片中某庄的村长逝世,他儿子希望焦三爷为他爹吹一曲百鸟朝凤,并一再强调钱不是问题,焦三爷始终摇头,最后被逼出言:这不是钱的问题。他跟弟子们说该村长在任职期间不断排挤其余姓氏,这才使得这个庄子全部成他一家之姓,这个村长的品行可见一斑。作为唢呐匠的灵魂曲目,这首百鸟朝凤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学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吹的,焦家班需要一个务实坚守的传承人,吹给那些真正为无双镇做出贡献的德高望重之人。

    意料之中,天鸣最终成为了钦定的接班人,跟焦三爷学吹百鸟朝凤,并在学成长大之后接管了师傅的所有家当和整个班子,正式更名为游家班。年纪轻轻的游班主本应有着大好的前途,奈何时代变革,洋乐队的“入侵”让传统乐队遭遇了打击,在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唢呐匠渐渐被人遗忘,这份无法糊口的工作把游家班的匠人们逼到了镇外,甚至当初非要让天鸣学吹唢呐的天鸣父亲也对他的坚守恨铁不成钢,每每天鸣的母亲、妹妹和他当初那天资甚高的师弟让他另找工作留在省城时,天鸣都是一如既往的说:我跟师傅发过誓的。外来文化入侵,打工潮爆发,唢呐匠们的生活越发艰难,天鸣的二师兄打工不到半年患上了肺部毛病,整日咳个不停,三师兄失去了自己的一截手指,再无法弹奏唢呐,想凑个八台真是难上加难。不得已,游家班只能解散,焦师傅怒气冲冲找他们算账,却也拗不过大趋势,只得亲自寻来还剩的几位弟子,拖着肺癌晚期的身子,为当年打过鬼子的老村长献上最后一曲泣血的百鸟朝凤。总算,这首百鸟朝凤被文化局掘了出来,局长亲自上门希望能录制这首百鸟朝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焦师傅在病床上听到后叮嘱天鸣答应局长,并希望天鸣将唢呐班子尽力传承下去,天鸣没有完全的把握,只能说尽力尝试,可我们都看出他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焦三爷走了,天鸣独自一人在坟头为他奏一曲百鸟朝凤,恍惚中,看到焦三爷坐在太师椅上,严肃的望着他,似乎在审视他吹奏得是否合格。曲终,三爷起身离开太师椅,大踏步向远方走去。三爷已经完成了他那代的传承,焦家班顺利转交给了天鸣,而天鸣呢,他又如何继续传承呢?在省城西安一角,天鸣看到一位街头艺人在吹唢呐,偶有路人施舍一些小钱,这就是唢呐匠的出路吗,天鸣不知道,我们也不得而知。

    影片的态度是悲观的,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传统文化的没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能做的却极其有限,这能怪谁呢?这就是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吧。难怪吴老说他的影片是拍给未来观众看的,我们今后也只能从这些老文艺片中寻找当年的记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以拯救的传统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ev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