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江截流
一、决策三峡
长江三峡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长江在这里切穿了巫山,形成了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蕴藏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1956年6月,诗人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提出兴建三峡大坝的宏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70年,中央决定先建设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正式动工。 1981年1月4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合龙。
1980年7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由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铮和中共宜昌地委书记马杰、葛洲坝工程局局长廉荣禄等陪同,视察长江三峡。
邓小平站在甲板上,问陪同考察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老水利专家魏廷铮:“有人说三峡水库修建以后,通过水库下来的水变冷了,长江下游连水稻和棉花也不长了,鱼也没有了,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长江通过水库下泄的水量年平均为4510亿立方米,而三峡水库的库容只有年过水量的8%,江水会不断进行交换,水温变化不大,不影响农业和渔业。”魏廷铮回答。
随后,在魏廷铮汇报到当年周恩来总理确定先建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作实战准备的情况时,邓小平表示赞成。魏廷铮还列举了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几次大的洪水灾害,说明建坝的必要性,建议早建快建三峡工程。
1980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国家科委、国家建委负责组织水利、电力等专家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1981年1月4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同年7月10日,葛洲坝二江电厂发电机组安装就绪,投入发电。
1982年,在武汉,邓小平发表了结论性意见:“轻易否定搞三峡工程不好!”他还说:“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4年4月,国务院初步确定三峡工程实施蓄水位为150米的低坝方案。后来,重庆市提出把蓄水位提高到180米,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把长江变成真正的 “黄金水道”。
1986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责成水利部重新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以钱正英为组长的专家组进行长达两年八个月的论证。 1989年,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确定坝高为185米,蓄水位为175米。7月,江泽民考察了三斗坪坝址。年底葛洲坝工程全面竣工。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此后,长江三峡工程正式上马了。
二、大江截流
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李鹏总理兼任建设委员会主任。8月,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主持开工典礼。李鹏总理在大会上发表了《功在当代利千秋》的讲话。他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又进行了近两年的施工准备,现在已经具备了开工的条件。中央决定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开工将在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将全部竣工。工期共17年。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静态投资是900亿元人民币。工程第11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开始有资金收入,第13年是资金平衡年,所以资金筹措主要在前13年,资金平衡年前动态资金需求为1468亿元。
1996年11月下旬,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系统工程启动。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6月18日上午,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9月,三峡水库淹没区一线水位移民搬迁基本结束。
故土难离,离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家园,移民们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根据规划,三峡蓄水至175米水位时,最终移民将达12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28倍!
1997年10月1日,亚洲载重量最大的公路大桥三峡工程覃家沱大桥建成通车。10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正式通航。10月14日,国务院通过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验收报告。11月8日15时30分截流成功。
与其同时,国家又相继启动了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投资项目。
(一)黄河小浪底截流成功
1997年10月28日,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成功。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患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自先秦到民国两千五百年间,黄河决口泛滥一千五百多次,大的改道二十六次,几乎每次都酿成“饥荒遍野,饿殍满地”的悲剧。
二十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94年10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了。
经一万多名中外建设者3年的艰辛努力,小浪底工程在1997年10月具备了截流条件。截流后的滔滔黄河水即从此改道,穿过左岸山体的三条巨大导流洞,注入下游河道。10点28分,黄河小浪底工程按计划截流成功。
(二)“南水北调”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典礼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主持。
10时15分,江苏省、山东省主要负责人分别在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济平干渠工程开工典礼分会场报告开工准备完毕。随即,朱镕基总理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共有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南水北调工程将首先启动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总投资1240亿元。工程建成后,将使北方受水地区增加134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
(三)“西气东输”
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规划中的“西气东输”,线路全长约4200公里,投资规模1400多亿元。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四)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1995年11月16日上午11时35分,纵贯南北九省市的京九铁路最后两节轨排在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的定河桥南端连接完毕。随即,国务院副总理、京九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邹家华宣布: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京九铁路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全长2381公里,总长2536公里。
另,1996年岁末传来新喜讯:我国今年钢产量已突破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位。冶金部部长刘淇在宣布这一消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