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青年才俊李叫兽, 关于学习, 有一套实践:
1. 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这件事情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2. 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举三个例子!
3.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
看似简单的三条, 却是有效学习的不二法门。
学以致用, 以后俺也经常这样学习。今天就来试一下。
引子
今天学习《毛平: 海底捞: 企业核心增长要素的识别和发育》,提到:
火锅是契合社交场景的, 一般来说, 会是几个朋友或者家人, 坐在一起吃。
这样一来, 口碑传播就会比较快。
在继续阅读之前, 请先拿出30分钟, 思考这三个问题:
1. 这个事儿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2. 这个道理还可以解释什么现象?
3. 你的生意可以怎样用这个道理改进?
以下是我的思考, 仅供参考和交流。
背后的道理
这件事儿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发挥产品的社交属性, 可以发挥口碑传播的杠杆效应, 从而降低营销成本; 可以形成“增长引擎”——越多人使用, 价值越大, 从而更多人使用。
同样的品类, 有些人做成了社交产品, 有些人做成了“孤单寂寞冷”的产品。 就拿火锅说, 有那种一人一份的小火锅, 他的社交属性就差很多。
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什么现象?举三个例子!
1. 此前和美致一起在学校策划的活动, 《冬至的味道》, 强调小组赛, 就吸引了非常多的学生参与。
2. 2011年我开始做的“好写笔记”, 就是一个人用的产品, 用户增长速度几乎永远不变, 纯靠自然流量。
3. 而石墨、Tower等产品, 我就经常拉着团队一起用。
4. 整形美容医院, 应当不算是社交产品, 因此这个行业的营销成本很高。 但是如果做成“丽人社群”, 在社群里做整形美容服务, 就成了社交产品了。(这个行业不了解, 纯属瞎猜)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
在课程中, 精心设计社交元素。
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孩子学习社交, 还具有商业上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