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背诗进入了痴迷状态,几乎抽不出时间来写流水账。幸亏几年前参加了一个日更班,每天需要写500字以上的字,哪天忘记了,就要被罚100元,所以每天晚上零点前,总要硬着头皮写些字。
其实写字也很有意思,有时候开了头就不想停下来,深深感叹时间不够用!想起以前虚度的那些岁月,就觉得非常的可惜!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只能抓住余生的时间,尽量弥补遗憾。
今天还有三回《红楼梦》要读,还有100首唐诗要背,还有一本《昆曲》要读。后天上午要带昆曲博物馆的走读,我只剩下今晚和明天一天的备课时间了,要抓紧。
黄幡绰擅长表演参军戏,调笑机灵,颇得唐玄宗宠幸。时人说,唐玄宗一日不见黄幡绰,龙颜为之不悦。
安史之乱时,黄幡绰为叛军所俘,在长安被迫为安禄山表演。安史之乱后,有人以其为安禄山表演而称其通敌,玄宗却不以为罪,将他开释了。
黄幡绰晚年流落江南,死后葬在昆山正仪绰墩。
宋龚明之(约1091—1182年)《中吴纪闻》载:黄幡绰之墓在昆山县西二十里,村民“绰墩”。
受黄幡绰影响,村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语。
黄幡绰为昆山腔创始人只说不一定可信,但昆山腔的产生的确与他的影响有关。正是唐代黄幡绰晚年在昆山播下的种子,到了宋元时期,南戏由温州流传到了昆山、苏州一带后,两者相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产生了昆山腔。
昆山腔的产生,还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六朝以来,吴歌盛行。
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听说昆山有个叫周寿谊的百岁老人,特地将他宣召至京。他问老人“听说昆山腔甚佳,你能唱否?”周答:“不能,但能唱民歌。”朱元璋便命他唱。周唱“月子弯弯照九州,几人欢乐几人愁。几人夫妇同罗帐,几人飘散在他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