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拖拖拉拉花了三个礼拜读完了贾平凹先生的《秦腔》,这还得感谢中间坐火车那稍显寂寞的旅途的帮忙。拖沓的读书,却像极了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像一团毛线越缠越乱,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每次看完一本书,总想去表达点什么,其实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还是比较纠结的,一方面鉴于之前对秦腔本身的误解,觉得这个东西比较难听,所以很自然的对书不太感兴趣,然而另一方面,六年的陕西生活经历让我与这片土地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联系,再加上对贾平凹先生的崇拜之情,于是乎慢慢的读了进来。读完后,我不想去看别人的评价,也不想听别人的各种解读,只想记录一下自己浅显的理解。秦腔,是陕西的特色之一,如肉夹馍般粗犷豪放,也释放着陕西人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这本书,是平凹先生给自己的家乡立的一座丰碑,书里有作者对家乡的各种怀念,各种记忆。书中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影子,让我看到了一只风筝,虽然它可以飞的很高很高,却总有一根拉着他的线,深埋在那片熟悉的土壤中。读完全书,我看到了一个地道醇厚的陕西村庄,那里的人们勤于耕作,朴素大方,又充满着乡里乡亲的爱,这样简单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对于今天沉闷与快节奏的城市人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却又十分渴望的生活方式。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又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作者朴实生动的语言让每一个小说中的人物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就是你某个记忆里的主角。这些人简单真诚,有时候可能会点儿小毛病,但却让你觉得很真实,很想去融入。当然,我也看到了作者的无奈,对于农村农民未来发展之路的担忧,对于自己和农村之间隔阂和矛盾,也许我不算一个纯正的农民,也没种过地没在农村生活过,可我却能体会到作者心理的那种无助感,对故乡的情怀始终不变,对她的落后和贫穷或者其他却又深恶痛绝,不想接触却又无处可逃,想要融入却有可能格格不入。这也许是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就给我们每个年轻人的困惑吧。有时候真的有种无力感。
除了小说本身的情节让人回味,读书的过程也让我颇有体会,六年的青春岁月,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难舍难解的情怀,在读书过程中,我仿佛也成了一个陕西人,走在自己的故乡之中,陕西的每个地方都有那么鲜明的特点,让你在悄无声息中去体会她,认识她,在埋汰和抱怨中爱上她。陕派作家也有这样的魔法,用最具特色的乡土气息去吸引你,《白鹿原》是这样,《秦腔》也这样。(说到《白鹿原》,近日听闻陈忠实先生驾鹤西去,在此表示沉痛哀悼)。也正是这些文字的艺术家,带给我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书中人成了身边人,在更多的思考中去感受她的好坏。
感谢文字的不离不弃,在荒芜的生活里增添一抹亮色,我不能成为文字的巨匠,但我喜欢读书或者文字带给我的思考,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活,对于我自己的认识;秦腔之后,我听不到余音绕梁,我希望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自己,一个存在于复杂世界却敢于上下求索,敢爱敢恨,谦虚包容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