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记》是由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所著,讲述了色诺芬参加一支希腊雇佣军,跟随波斯王子居鲁士反叛其兄长阿尔泽塔西斯(也就是当时的波斯国王)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比较鲜明地塑造了色诺芬和居鲁士的角色特点,细致描写了希腊军队惊人的战斗力,同时也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当时的波斯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军事力量分散、装备落后,套用居鲁士的话说“如对其发动迅攻,责强而若矣”。
故事以居鲁士反叛的缘由开始。居鲁士的父亲大流士病逝,王位由长子阿尔泽塔西斯继承,宠臣向阿尔泽塔西斯进谗,污蔑当时派驻在外的居鲁士意图谋反。居鲁士索性下定决心,秘密招兵买马,意图通过战争夺回王位。色诺芬所在的希腊军队,正是居鲁士通过高价买回来的雇佣军。
这支雇佣军在居鲁士与其兄长的大战中表现骁勇,一举打掉了波斯军的侧翼,可是在另一侧的居鲁士不幸战死,居鲁士带来的军队叛变,希腊军队顿时孤立无援。
更为不幸的是,希腊军队当时的首领误信对方的承诺,与军官、队长在对方设立的鸿门宴中一并被杀,希腊军队面临全军覆没、客死异乡的状况。
以上都是本书的前奏,下面本书主角色诺芬出场。色诺芬其实不属于这支军队,他既非军官、又非士兵,只是来跟随同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色诺芬先后发表了两次演说,振奋希腊军队的士气,承诺会作为这支军队的首领,带领大家安全撤回到希腊本土。
至此,未达书中篇幅的一半,接下来才是本次长征故事的高潮。接下来的内容,具体描述了色诺芬如何组织撤退、利用偷袭突破防线、根据地形变换队形、带领军队克服各种险恶条件,最终安全与其他军队回合。
虽然书中对战争的描述非常精彩。但我觉得需要留意的内容的有三点。
一是书中通过很多例子描写主人公居鲁士和色诺芬的性格特征。虽然高举叛旗,但是居鲁士实际上是个广受爱戴的人物。他自少勇猛善战,据说曾经徒手杀过一只熊;对朋友十分慷慨大方,就算在反叛时有部下离去,居鲁士也不作追究,只是认为人各有志;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他的辖区经济繁荣,商品交易发达,纪律严明。在文中提到,虽然居鲁士为招揽这支希腊雇佣军花了很大一笔钱,但其实很多人是仰慕居鲁士的名声而来,甚至自费、拖家带口参加。
而色诺芬则是作为领袖,时刻以身作则,勇于担当,遇到部下不愿意背盾牌,自己下马去背,以鞭策部下快速前进,以自己年轻为由,主动申请攻打更危险的阵地;在行军过程中不贪图安逸,时刻警惕;对待俘虏的人质怀有仁慈。
二是色诺芬战术的运用与孙子兵法有共通之处。色诺芬安排撤退时,要求缓慢、按计划撤退,不让敌军知道他们在逃跑,这是不是孙子兵法中的“其徐如林”。在攻打敌军时,色诺芬反复强调,要偷袭,兵分两路,一路作佯攻,一路攻打地方的后方,这是不是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奇正”,“以正和,以奇胜”。同一时代,分居亚、欧的俩人,竟然能够悟出相通的兵法。
三是这支希腊雇佣军的本质。无论在书中怎么描写希腊军队的彪悍、善战、耐劳,但这支军队的本质就是一支雇佣军,雇佣军的特质是什么,逐利。我们可以看到,在撤退的过程中,这支军队一路烧杀抢掠,虽然色诺芬之前有言,这是因为敌不仁,我不义,在撤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掠夺进行补给。但到了后来,性质就变了,希腊军队后来已经是一支集有多种兵种、实力强大、各个地方势力都觊觎的军事力量,但仍然攻打村庄、城堡,与别的部落开战,意图威胁所在的统治者主动缴纳钱财等等,甚至色诺芬在后续也直言不讳地描写,“带着驼兽、奴隶,肆无忌惮地抢劫”。在拜占庭帝国时,由于地方统治者赛特斯能够支付佣金,便参与到赛特斯本人的复仇战争中。
在本书中,色诺芬对人性作出了批判,“若是我抱怨你们当中任何人,你们记在心上不会默不作声;而若是我保护了任何人不受冻挨饿,或使他免收敌害,或在他贫病时提供援助之物,这些事却谁都不记在心上”。自古至今,人性从未变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