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风〗唐诗应该这么读

〖国风〗唐诗应该这么读

作者: 清安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17:26 被阅读0次

         

    一直认为,许多动人的唐诗都有它们各自的故事。比如“红豆生南国”,比如“六军不发无奈何”,再比如“人面桃花相映红”。

    我们小时候读诗背诗,喜欢硬记,而其中诗句的意思往往不知。后来,知道了单句的意思,却也是牵强附会,不知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后来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还原当时的事情,去诠释一首诗的真正内涵。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也就是那首著名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国风〗唐诗应该这么读

    这年春天,书生崔护进京赶考,待到发榜之日,一看榜上无名,心情郁闷。想到故乡亲友的期盼,十分惭愧。  

    这天,他收拾了行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一步一步往回赶路。

    刚出都城不远,走到长安南郊,桃花已竞相开放,让人看了心情顿感舒适。此时,崔护感到口渴疲乏,举目望去,前方桃花掩映处,竟能隐约看到一户人家。

    当即,便想过去讨口水喝,想了想,还是停下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面容,才慢慢走了过去。

    轻轻敲门,连敲三下顿了顿,又敲了三下。才听到门中缓缓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宛若银铃,如沐春风——门外,却是何人?

    在下博陵人崔护,路过此处,口渴难耐,还请姑娘给个方便,在下谢过了。      

    稍许,柴门轻启。      

    只见门中探出一个姑娘来,手中还拿着一个盛了水的瓷碗。

    见那女子温婉脱俗,娟好静秀,一双眼眸似是秋水,只一眼便让人沦陷。

    公子请用。

    多谢,多谢姑娘。崔护赶忙回过神来,从那女子手中接过了碗。

    此时忽有一阵清风拂过,周围桃花花瓣随之落下些许,佳人在前,花瓣纷舞,桃花相映,面容微红,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崔护再一低头,见那手中的碗里,竟然也落了两篇花瓣。        

    那女子看到了,轻轻掩嘴一笑。  

    崔护也笑了,然后端起碗,仰起头,一饮而尽。

    然后,崔护恋恋不舍地拜别离开。看得出,那女子眼中也有不舍之意。

    有的人,只那么一眼,便是遇卿误一生。

    他多想,多想转身对这位姑娘表露心迹,然而他却不能。因为他现在什么都不是,既没有进士及第,考取功名,也没有显赫身家,又如何给姑娘安定的生活?更加无法给人承诺,因为空留其人苦等一年,对她而言很不公平。

    所以,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但还是暂时离开了。不过,他心中却有了更坚定的志向,明年今日,我必然要金科及第!再来此处寻这位姑娘。

    花开花落,一年转眼就过去了。

    这一年,崔护发奋努力,终于高中皇榜。此时此刻的他,用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不过,他没有去看长安花,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去了一年前的长安南郊旧处。

    可是,当他到了一年前的那个地方后,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那所小院,略显破败,柴门紧锁,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一时间,五味陈杂,万般心绪涌上心头。

    当真此生无缘耶?

    坐在门前,平静了许久。崔护缓缓从背上的包袱里拿出了笔墨,慢慢起身,带着无限遗憾,在小院门上写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诗人也因此获得了不朽的诗名。

    【后记】

    崔护(772 — 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这就是我的看法,将诗人写诗时候的故事还原,(尽管我们的想象离真实的情况必然有一定距离,但是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对诗进行另一番诠释,不也很有趣吗?)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内涵和意蕴,岂不快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风〗唐诗应该这么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je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