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关于沙溢的文章。
《武林外传》中白展堂是他的高光时刻,那时候还是瘦的,耐看的帅哥一枚。
很多人不喜欢《武林外传》这样的情景喜剧,但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里面每个人都有故事,看着松散,却都很有爱。我还特别喜欢白展堂和佟湘玉的爱情线。
白展堂妥妥的因为这个有血有肉的喜剧人物火了。
但这件很多人都期盼的事却让沙溢有些焦虑,他怕别人就此定性,他就是个喜剧人适合演喜剧。从那之后,他开始演很正经的剧,尝试不喜剧的人物。
后来他演的电视剧我就再也没看过了。本来冲着他这张喜剧脸去的,结果他一脸严肃,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似的。
我不知道他这算不算转型的不太成功,反正后来就不红了。
直到近几年的综艺节目,他才带着儿子慢慢又走进大众视野,还是因为他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另外,前段时间大火的《小欢喜》中的乔卫东进一步加深了沙溢在广大人民群众记忆里的份量。“沙溢,噢,那个很搞笑的人。”
转型十几年了,都已经胖成中年大叔的样子了,还是没摆脱和“喜剧、搞笑”等字眼的关系。
但这个时候,沙溢不那么焦虑了,他说:“我现在欣然接受,也很高兴我有一个戏,在十年的过程当中经久不衰,大家一直都喜欢。
现在再回过头来演喜剧,其实我如释重负,两个极端两个极致已经都演过了,我现在演喜剧觉得游刃有余......
老白也是我,老沙也是我,我塑造的老王老李老刘都在超市里,你喜欢哪个随便挑。”
虽然他这么说了,但放在以前看到,我会觉得他是自我安慰,会感慨,哎,转了一圈还是是回去了,有点同情有点惋惜。
但现在三十岁的我却不这样想。
人生路上有没有长进,真的不是只浅浅的看表象上的相似度,没有什么不同可惜、同情,经历了就总有收获。
人生三境界,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层和第三层,表面上看结果就是一样的。
我曾经想当医生,因为能治病,很历害,很向往,觉得能救人是很神圣的事;后来遇上庸医,耽误了别人的时间,代价是一条命,我怕了,怕自己做不好也会害人,所以坚决不学理,坚决不学医;再后来,还是遇上庸医,没治好病,浪费了钱,又落下了慢性病,我突然觉得如果自己懂医术该多好啊,又特别想自学点基本的医学知识(现在再从头开始去学医当医生难度有点大)。
关于期待,也有同样的转变。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想让我们安安稳稳、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当个老师,考个公务员再好不过了。我们当然不愿意,人生怎么能这样平淡无味,要去经历下大风大浪。大学毕业,立即离家南下去深圳,体验大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和现代化气息。结果没多久就想回来了。转了一圈,我发现自己很愿意和父母近一点,彼此照应。
对于我自己的孩子,就像爸妈当时只期待我们平安健康一样,我不需要他特别聪明、帅气,只要普普通通,健康平安,安稳的过好他的一生就行。我真正地理解了父母当时的良苦用心。
人生到底会走向哪里,我也不知道。但我能感觉到,活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接地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