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讲“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是画画,尤其是画老虎,很容易画出表面的形态,但是很难画出来里面深处的“活气”,看人不能只看面相,还要知其心里,我们对于身边某个人,看其外貌听其说话也只能对其知晓三分,而只有当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才能真正看清楚身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这次单说到绘画上,所谓“画骨”,指的是一张画的气度和神态,也是一张画的精髓,只有这些表现到了,画才显得活灵活现。为何“画骨”如此之难呢?我看过很多初学者的作品,不论是画人物还是动物,都喜欢把眼睛画的特别大,看起来却有一种好像“发愣”的非常僵硬的感觉。追溯原因,好像当初还是日本漫画那会传过来的。
我小的时候也喜欢画画,照着电视机上的人物画,那会可画的东西还比较少,不过人物的眼睛倒都是出奇的大。现在的动画片,虽然国产的一改风格,很多都不再画大眼睛了,不过很多人在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总感觉“大眼有神”,但是等到完成以后才发现,其实和眼睛的大小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正所谓“小眼也聚光”,只要画的灵活,表现力够了,无论什么样的眼神都无所谓。
要想画出一个人或者动物的神态,眼睛固然十分重要,俗话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明则眼亮”,正是说的如此。
另外,比如说像是毛发,或者其他一些配饰的刻画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一些鸟类,或者猫狗,毛发的生长分布都比较有自己的排列特点,而每处的毛发生长又是不同的。要是画观赏鱼,鱼鳞的排列则要根据各个品种分别刻画,如果是画人物的话,毛发相对而言排列比较简单,只是各个地方的光影层次不同罢了。
看到网上有很多针对于绘画技法的书籍,但是似乎用处都不大,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当年我学画画的时候也买过好几本,到后来都扔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能够领悟到如何绘画的技巧,至于这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对于艺术的感知力也是不同的,或者哪天,当你豁然开朗,就是打开了通往艺术世界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