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机管理之难:最困难的阶段与最关键的阶段。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用手机的时间与他的孤独感的时间是成正比。
最困难的阶段:很多父母来咨询的时候,大多是青少年的时候。这往往说明我们错过了最关键的阶段。
最关键的阶段:三到五岁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父母烦躁的时候,孩子要手机往往会说,“那你拿去玩儿去吧!”
二、孩子手机管理问题的职权归属:父母&
(一)核心家庭功能(经济与情感的独立单位):
经济独立、情感陪伴与支持、养育孩子、共同照顾老人。
1、经济独立:有地方住,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2、情感陪伴与支持:夫妻孩子之间情感的相互支持,一起吧。
3、养育孩子:要承担的责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个性,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二)手机问题在定义。
1、手机问题就变成了养育孩子中的一个问题。人们往往说手机成瘾,觉得过了,又说手机过度使用。这个觉得也有点过度,所以又改成手机管理失控。

如何看待孩子过度使用手机?这是父母的职责之一——管理。父母的职责:教育、示范、管理。正确的看待手机的运用很重要。
如果孩子习惯把手机当成玩具的时候,那就是一个问题了。而孩子绝对有能力把手机拿过来。
帮助孩子用好手机,是父母职责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教育是不够的。
2、如何帮助孩子用好手机?
行使父母功能的前提:受保护的父母边界。

父母要合作的发挥功能。不要被上一代渗透,也不要被孩子渗透与瓦解。
家庭规则形成亚系统边界:

所有家庭的规则,有谁说了算?谁做决定,谁来承担责任。——要学会沟通与合作。
要考虑的孩子的成长阶段:要给孩子画个圈儿。圈里孩子说了算,圈外父母说了算。孩子长得越大,圈儿越大。
父母于孩子的边界:

把使用手机和其他的事情摆在一起,这是时代的发展特点,因为成人也没办法很好的管理手机。
父母能够帮孩子做点儿什么?
在权利让度方面:制定规则、使用零花钱、支配时间、使用手机。使用手机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怎么制定规则?是谁的制定规则?——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块儿来制定规则,而不是父母或者是孩子来制定。
孩子争取权益很正常,是成长的标志。孩子要形成个人边界,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要逐步放手。不要在很小的时候让孩子来主宰了你。
要让孩子知道一个事情的艰难,你得让他经历事情的艰难。
孩子能够承担的责任越多,他拥有的权利也就会越大。
检核父母职能:

夫妻之间的沟通是先断了,还是被冲断了?是被被孩子冲断,还是被祖辈冲断?
父母要合作执行父母的职能。孩子的问题往往反映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表面上好像是手机成瘾或者是不去上学,其实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对孩子的成长要有长远的规划,而不能走一步算一步。知道什么样的权利不能够随便的下放,比如网络的接触,手机的接触,一定要在父母的监控下进行。
权利肯定不是都发下去,再一点点往后收,而是有一点点的逐步地下放。
3、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A、关键阶段——青春期之前
(1)陪伴孩子的同时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2)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奖惩制度要形成,还要注意温和而坚定的执行。这也是一种约束,对于适应社会很重要。
(3)让孩子有机会感受与人相处的美好,被看到被关注。
代际的界限,还是重要的。父母不要单独跟孩子结盟。
B、困难阶段
(1)抓大放小,放弃强硬压制。
(2)尊重孩子对独立空间,和对同伴的需要。尊重是为了更好的跟孩子沟通,同时鼓励孩子与同伴的关系。
(3)鼓励孩子自我管理,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4)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反其道而行之的谈话。我们还是愿意相信你。如果实在做不到的话,把你的担心告诉他:怕你被手机给废掉了。手机会把你搞成什么样子?被手机废掉了,你会是什么样子?
米纽秦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