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我一个朋友”系列故事。
故事的开头,当然是,“我有一个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跟谈了多年的女友分手了。原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彩礼”。是的,因为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女方家要求男方给彩礼而谈崩。
朋友与她女友学历相配,均为研究生;志趣也相投,均爱一些风雅的文艺活动。他俩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生活,相互扶持,相爱相依,在旁人看来,十分稳定,根本不可能“掰”嘛。
据朋友说,他和他的家人都非常反感这样的行为。没想到连她这样的女孩也落入俗套,我很失望。我问,她家要多少。朋友说了一个当地的“行价”,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接受的。我说,不多(gui)啊,我听过要得更狠的。朋友说这不是钱的事!
我相信他说的话,以朋友的家境,这点钱真不算什么,他的爱好收藏数码产品比这要烧钱。
而以我对女方的家境的了解,她们也不差这点钱。
所以,这真不是钱的事儿。
我曾经不谙世事,经常听长辈说某某家儿子女儿因彩礼问题谈崩了。可能我是男孩的缘故,我的家人也会给我传递“不给彩礼是政治正确”的思想,所以,我那时的观念就是要彩礼就是贪财的体现,是“卖女儿”的行为,是陈规陋俗,我以后也要拒绝这样的行为。
但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我对“收彩礼”的看法越来越客观,抛开那些真正爱财的不说,大部分的“彩礼”,可能都是跟面子和心理补偿有关。
男方阵营:我儿子讨不到老婆吗,要花钱“买”?要多少给多少,她家要怎样就怎样,以后还有我们家的话语权吗。男方家的普遍心理是,彩礼给得越多,就越显得“卑微”,这老婆是“求来的”,从婚姻初起阶段就处在“劣势”地位,以后肯定处处被动。这绝对不行,所以要在女方提出彩礼要求时,必须就地反击。通常是,女方提价,男方要么当场拒绝,一分不给;要么就是委婉的还价。——这时候我就觉得女性的身份真的卑微,被当做商品一样商讨价格。
还有一种心理是,你提出彩礼要求,就说明你家人就是爱财。我不是爱惜钱,而是你提出这样的要求,就能折射出某些道德人品方面的问题。我儿子过年过节去你女方家,腰板都挺不直,要看你们家颜色。我是为我儿子考虑。
像我那朋友,彩礼只是分手的导火索。朋友说,她的(前)女友总是听她妈妈“摆布”,没有自己的主见。她妈妈要她做什么她就给男方传递什么,丝毫不顾忌你提的要求,男方是否愿意或为难。女权主义熏天。三番四次这样,谁不窝火?
男方家的长辈,只是通过彩礼,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某种“权利”,好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更占据主动性。
听上去真的像“权利的游戏”。
女方阵营:我们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宝贝女儿,就要嫁到你家了,长时间见不到不说,到了你家,你们对她好呢,还是坏呢,我们不知道。最重要的是,还要为你男方家生儿育女。我们要点彩礼,图个心理安慰,同时也在亲戚朋友这里长点面子,这要求过分吗?
如果彩礼提得恰当,这要求的确不过分。而且现在很多开明的家长只是用彩礼走个过场,婚后是要还给男方家的,或者直接给女儿用。对于这样的家长,无非就是担忧女儿去男方家受苦,自己经济独立也有个保险。
爱女心切,诚惶诚恐,担忧女儿在男方家受罪,所以索要彩礼图个“保险”。我觉得,女方家长真不必过分恐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改革开放这么久,西方思潮侵染着现在的每一个青年男女,女权意识更是有着把大男子主义拍打在沙滩的势头。你女儿不让男方天天跪搓衣板已经很好了。当然,也不能在背后使招,教女儿压着男方。谁都不想被某一方压着,这是人的天性,某些事情可以妥协,但觉不能强压,强压只会导致婚姻破裂。婚姻最好的状态,是“各占半壁江山”,只有相对平衡的婚姻,才能幸福长久。
请相信你的女儿,她已经不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了,她有自己的思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选择能力。如果家长过分保护,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
也要相信你的女婿,那个“奴役”妇女的年代已远去,不要恶意揣测女婿会如何命令你的女儿辛劳地坐着家务;吝啬地掌握财政大权。过分地怀疑,反而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受伤的是自己。
前面我说过了,我是赞成合理的彩礼的。如果女方漫天要价,我们最好还是送一首《凉凉》给对方吧。多少的彩礼才算合理呢?大部分人的理解,是要看各地方风俗了。
我的另一朋友,啊,不对,这次是亲戚。
我的一位远亲,取了个苏州姑娘,长辈们花了高昂的彩礼钱。光烟酒钱,就达到了我们这里的全额彩礼钱。我们这里发放“喜烟”,是按“包”为计量单位的,那姑娘家那里,是按“条”为计量单位的。可想而知,长辈们去接亲散喜烟的时候,每散一条烟的心痛程度,有心脏疾病的,最好备着药。
那时参加他的喜宴,在舞台上,我的那位远亲述说着他们的“爱情故事”,走到一起是多么不容易,他们的爱情是多么的纯美坚定;他的父母是多么伟大,多么艰辛。说着说着,声泪俱下。新娘子倒是表现得淡定,一副“安静地配合着你表演”的神情。不过后来也被触动到了,流下了热泪。
我心想,你这家伙肯定也想到了自己父母为这场婚礼付出了多少经济而心痛内疚的吧。这哥还算有良心,感谢自己的父母。
真的应该庆幸自己的父母有经济能力支撑你娶个“昂贵”的江南姑娘。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家庭,用什么支撑下一代的爱情呢?这是题外话了。
关于彩礼的多少,不一定非要完全尊崇女方家的习俗,而是要寻求一个大伙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如果女方家执意要按照所谓的当地习俗来,男方就会回怼,你们的家乡肯定也有嫁女儿陪房陪车的,你怎么不按这来?一言不合,一拍两散,受伤的是子女。
当然,也有那样的家长。我遇到过一个业主,为了给即将结婚的小儿子筹集婚资,所以在大女儿出嫁的时候,把握机会,索要天价彩礼。那样的家长,我们应该送一首《哪凉快您就去哪待》。你的行为,已经把你女儿当做筹码,当做讨价还价的“商品”,不提男方家怎么想,你自己女儿会是怎样的感受。
彩礼永远不会是结婚当中的主旋律,它只是一个让双方到达各自满意的一个桥梁。对男方而言,不要有“不舍”的心理,适当的彩礼要给的;对女方而言,也不要过分贪心。
结婚的主旋律当然是孩子的幸福美满,双方各自只要向这个目前并进,就不会有不愉快、不会有争吵。等着你们孩子的,是充满阳光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