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读西游记之三十二:说完了袈裟,说说锡杖。锡杖是佛门法器,具体的规格我也弄不清楚,有资料说是,是比丘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名声杖。估计是作为僧人,乞食时,若是大呼小叫,有碍瞻观,所以以锡杖顿地为信号。此外,还可以做拄杖,危急的时候还可以做武器,所以,锡杖成为僧人的象征之一,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巡锡'。想起一个和锡杖有关的故事:梁天监四年(505),由于安徽潜山风景奇绝,而山麓尤胜。宝志与白鹤道人都想得到此这块宝地,建立自已的道场。于是二人都向梁武帝提出请求。梁武帝认为二人都具有神通,有意让二人比试高低,就说:“谁先在那块地上立下标识,那块地就属于谁。”道人说:“我以鹤飞立处为标记。”宝志说:“我以锡杖飞落处为标记。”言毕,白鹤道人的那只白鹤振翅直冲云天,飞抵山麓,刚欲止住,忽间身后锡杖隆隆之声,白鹤惊起飞止他处,而锡杖遂落于山麓。白鹤道人见此,心中很是不快,但有约在先,不可食言。于是二人各就其处建立寺观。所以,后来僧人住处被称为驻锡,道士居处被称为鹤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