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执行的新课标规定了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谓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是核心素养里边所阐述的三体六面十八点,很全面,很详细。但教学实践过程中执行起来有难度,我们整个的高考的评价体系不改变,以分数来录取大学生的方式不改变,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就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分数仍是唯一的杠杆。教书已经将近30年了,可我发现,学生的身体越来越差,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即使是来自于农村偏远地方,也因为物质经济的发展,家里长辈的疼爱,孩子们很少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很少参与家务劳动,没有现实生活的参与的人,他的所有的体验是空洞的,他的认知是肤浅的。毛主席曾经在《人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里面讲,正确的认知是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经过实践的检验,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回头再指导社会实践,如此循环上升。查阅百度词条,对全面发展是这样解释的: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 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仔细阅读会发现,生产劳动非常重要,他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来的太容易了,孩子们就缺少了耐心,孩子们就缺少了耐挫力,坐在象牙塔里想着生活是如何如何的美好,看着那些所谓的言情小说电视剧讲着的脱离人间烟火的故事,也就轻飘飘的了。不愿去看现实,不愿放下身段,认真的去劳动,要身体没有了身体,要精气神没有精气神,十五六岁的花季的少年在课堂上是老气横秋的,没精打采的。没有土地滋养的树木是长不大的,没有烟火气熏陶的人是苍白的。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当盘锦市的教育局局长的时候,号召全市的中小学生做家务劳动,不为其他的,只是要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因为爱祖国,爱人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感念父母,将孝顺父母的心愿体现在实际的家务劳动中,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感恩心的人。我们很多的父母倾尽所有培养出了,只知道翘二郎腿,要这要那抱怨父母的公子哥或者娇小姐。
劳动促成了人的直立行走,生产劳动是社会实践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初等的要求,但愿我们的家长能明白,但愿我们的学生能清楚,但愿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有实际生活的烟火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