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成语典故|缘木求鱼

成语典故|缘木求鱼

作者: 池荷新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20:29 被阅读0次

成语释义:

比喻思想脱离实际,做事的方法不对头,必定劳而无功。缘,攀援。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自恃国力强盛,想用武力征服天下,成就一统的王霸之业。孟子知道后,觉得这样实施“霸道”,实在令仁者痛惜,便想通过言辞,使他改变态度。孟子见到齐宣王后,首先向他发问:“听说大王的兴国计划相当宏伟,能否说来听听,让我也长长见识?"

宣王明知这不是孟子的真意,只是笑了笑,并不回答。

孟子说:“大王即使不说,我也能猜到几分,您是想派遣军队吞并疆土,使秦国、楚国的国君心惊胆战,来齐国朝贡,而您就可以意气风发地以天下盟主自居,对四方民族进行安抚。这个愿望确实宏伟,令人惊叹不已。可是,仔细了解您的手段,我以为,若要达到目的,无异于爬到树上去寻找鱼!”

齐宣王听后非常惊异:“想不到寡人的想法居然糟糕到这种程度!”

孟子朗声答道:“恐怕比上树找鱼还要糟糕得多呢!爬到树上寻找鱼类,只不过空忙一场,还不会产生什么后患。可是若要执行您的想法,抢什么天下盟主,气力花费得越大,灾祸就会越大!”

齐宣王听罢,冷汗已从体内流了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可否对我详细说明吗?”

孟子见自己的言辞产生效果,接着说:“大王请想,邹国人与楚国人交战,哪一方能够取得胜利?”

宣王说:“邹人力量小,楚人力量大。肯定是楚人获胜,这还用得着想么!”

突然,孟子的音调突然显得铿锵有力:“小国根本敌不过大国,少数的士兵怎能打得过众多的敌人,弱小的力量难道可以同强大的力量去强争强斗么?现在天下方圆千里,而齐国只是天下的九分之一。您要借助武力吞并天下,这与邹人去和楚人交战又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

  • 成语典故|缘木求鱼

    成语释义: 比喻思想脱离实际,做事的方法不对头,必定劳而无功。缘,攀援。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

  •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拼音:yuán mù qiú y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

  • 《孟子》感言集之66:缘木求鱼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其中对“缘木求鱼”这个成语颇有感触,缘木求鱼就是上树捉鱼,方向与方法...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 成语典故

    1、马革裹尸 2、睚眦必报、火上浇油 3、丰神玉立 4、貌美端庄、性情和善、才貌双全 5、拂袖而去、扫榻相迎 6、...

  • 成语典故

    一日千里 周穆王听说:造父驯马驾车的本领最好,就把他召来。 造父知道周穆王想到遥远的西方运河去,就挑选了八匹好马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典故|缘木求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zj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