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释义:
比喻思想脱离实际,做事的方法不对头,必定劳而无功。缘,攀援。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自恃国力强盛,想用武力征服天下,成就一统的王霸之业。孟子知道后,觉得这样实施“霸道”,实在令仁者痛惜,便想通过言辞,使他改变态度。孟子见到齐宣王后,首先向他发问:“听说大王的兴国计划相当宏伟,能否说来听听,让我也长长见识?"
宣王明知这不是孟子的真意,只是笑了笑,并不回答。
孟子说:“大王即使不说,我也能猜到几分,您是想派遣军队吞并疆土,使秦国、楚国的国君心惊胆战,来齐国朝贡,而您就可以意气风发地以天下盟主自居,对四方民族进行安抚。这个愿望确实宏伟,令人惊叹不已。可是,仔细了解您的手段,我以为,若要达到目的,无异于爬到树上去寻找鱼!”
齐宣王听后非常惊异:“想不到寡人的想法居然糟糕到这种程度!”
孟子朗声答道:“恐怕比上树找鱼还要糟糕得多呢!爬到树上寻找鱼类,只不过空忙一场,还不会产生什么后患。可是若要执行您的想法,抢什么天下盟主,气力花费得越大,灾祸就会越大!”
齐宣王听罢,冷汗已从体内流了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可否对我详细说明吗?”
孟子见自己的言辞产生效果,接着说:“大王请想,邹国人与楚国人交战,哪一方能够取得胜利?”
宣王说:“邹人力量小,楚人力量大。肯定是楚人获胜,这还用得着想么!”
突然,孟子的音调突然显得铿锵有力:“小国根本敌不过大国,少数的士兵怎能打得过众多的敌人,弱小的力量难道可以同强大的力量去强争强斗么?现在天下方圆千里,而齐国只是天下的九分之一。您要借助武力吞并天下,这与邹人去和楚人交战又有什么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