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群里微讲座。阴差阳错,我由讲座者变成了整理者。听河北雪峰老师讲论文写作,整理如下:
在之前写论文,我都是针对个别课文的教学,写一些小型的论文,可以说没有系统性、规律性。可自从读了王君老师、余映潮、黄厚江、熊芳芳等名师的书后,我发现进行论文写作,让自己的教学观点、方法理论化、系统化很重要。所以,我开始让自己的文章侧重理论化,系统化,努力让自己的文章向纵深发展。
论文写作,我主要谈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谈一谈读。
读名师与专家的书,把握他们的行文思路与写作风格,这于我们论文写作是非常有益的。在读名师与专家的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语文名师的文章接地气,侧重于实践,常常是介绍自己好的思路与好的方法的居多,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方便即学即用,成效显著;而专家们的书则是侧重于理论,将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上升到理论层面,分析其中的优缺点,具有指导意义。当然,像王君老师和熊芳芳、黄厚江老师的书,更都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更值得大家读一读。读这些名师与专家的书,不仅是我们自己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为我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们阐述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行文思路,对我们的论文写作都有参考价值,同时他们的写作风格各有特长,对我们的写作都可以产生影响。比如,黄厚江、余映潮老师的文字质朴无华,王君老师的文字明丽灵动,熊芳芳老师的文字旁征博引,把他们的写作风格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就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摇曳多姿起来。
其次,我想谈谈思。
我们常说读写不分家,把读与写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思考。读名师与名家的书,就是要研究他们的教学智慧、教学技巧、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把他们的智慧、经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再用理论指导实践。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看到,学情不一样,老师们的教学还是有差异的。我们更应该把目光再转移到自己的课堂上来,读自己课堂这本无字之书,捕捉自己课堂的亮点,思考自己的成功经验,把自己的教学智慧与教学经验经思考由小流汇聚成河。
思考是教学技巧与教学智慧的储备过程。教学技巧与教学智慧,与我们的课堂密不可分,论文写作常常是教学智慧与教学技巧的一种再现形式,所以,论文写作需要我们储备大量的自己的教学智慧与教学技巧。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是要捕捉发现我们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的长处,一是要不断充实完善我们自己的教学智慧与技巧,让我们自己的教学策略、方法、技巧、智慧在充盈的过程中实现能够提炼教学规律与教学理论的突破。可以说,在思考中积累,是我们能写出论文的保障。
思考是对教学技巧与教学智慧的观察过程。选入教材中的文本,可以分成不同的文本类型,不同的文本类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语参》上曾发表诸如“小说教学用什么教?怎么教?”“说明文教学用什么教?怎么教?”的专题探讨文章。可见,针对不同文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课堂就要持审视的态度,观察、发现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方法,思考这些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运用在什么类型的文本中,这样我们的论文写作才可以有的放矢。所以说,在观察中思考,是我们能写好论文的保障。
最后再说说写。
写在整个过程中是最艰苦的过程,读促使我们生成写作冲动,思明确我们的写作动机与写作方向。诉诸笔端时,我们还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写出成功的论文。
一、在构思上由简入繁。
七上语文书上,朱光潜的一段文字,对我很有启发。
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前面,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的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需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写成一个纲要。
其实我写论文的开始,也有相似的经历。写作时,我先想论文要突出哪个重点部分的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立骨架,或并列分条,或层递地梳理结构,最后在提纲里面添枝加叶。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做到眉清目秀,条理清楚。
二、语言传达上,由浅见深。
我们的文章在构思完成后,就需要用语言呈现了。语言的呈现,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论文的写作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平易,这些“浅要求”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简单地谈一下论文写作语言要具有“学术味”。我们的论文写作要运用专业的语言进行论述,所以当涉及专业术语、名词、概念、理论时,我都要多方查阅,弄懂弄透再写。比如我写《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追求》时,原只想写成“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具有时效性”,可是我查阅了网络对教学价值的阐释后,才决意围绕网络的解释,把文章写得更深入一些,这样就感觉到“学术味”浓了。
三、在修改上,注重提高与纠谬。我论文的写作较慢,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重视修改,每篇文章的完成,至少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写文章,每一次我想要接着写的时候,总是要先过一遍前面写完的内容,不论字多字少。或是修改病句、不恰当的语句,或是添加需要补充的内容。总之修改就是要注重两个方面:提高与纠谬。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章就要出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