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上》精神之旅,寻根之旅,风俗之旅

《北上》精神之旅,寻根之旅,风俗之旅

作者: 蔷薇女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8-10 14:30 被阅读0次

暑假前读书会发了一本书《北上》。

初听书名,我立刻想到那炮火连天的日子,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北上抗日的艰苦卓绝,想到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想到中国共产党北上京城的矫健步伐和“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令人振聋发聩的宣言......

看封面,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是蓝白红三种底色。下面红色打底,铅笔画勾勒着河流、船舶、人和岸上的房屋以及物品,满满的烟火气;中间白色,左边三号黑体字书写着徐泽臣著和五号字体“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再往下是小五号字的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右边大写黑体北上,不知是什么字体,但颇像几向前行走的人汉,字下方是大写的英文单词Northward,也是书名的英语翻译;上半部分是海天一色中,一宝塔矗立,皎洁的圆圆的月亮在塔的顶端,月亮周围的天空是亮的。看到这儿,我更加肯定自己先前的感觉,这是沿岸的宝塔吧?北上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方法,北上是蛰伏、是潜龙在渊、是寻精神之根!

不!这不是沿岸的宝塔,我去过那里,很快我对自己进行了否定,而且,这水这河流是什么?地理知识的缺失让我不敢妄加判断。这徐择臣又是谁?孤陋寡闻的我更不敢妄自菲薄了,只期待着快快拿到书。介绍书的人说是沿运河两岸的城市的风土人情。我恍然大悟,虽没读过,却又本能地不相信、也不敢苟同。

我发现封底中间白色部分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夜幕垂帘、天似穹庐,夜空蓝黑,星星明亮;人声沉入水底,涛声跃出河面,耳边是运河谁拍打船舷地轻柔之声,以及船只晃动时木头榫枘挤压摩擦的细碎吱嘎声。这就是烟火人生。有那么一会儿,谢平遥觉得自己正在沉入生活的底部,那是种幸福的沉实感,可以不思不动,人被某种演绎的北纬的温暖怀抱。就是它了,就是它了……”

原来如此?!我觉得不应只是描写风土习俗,不是简单的吃喝。

鉴于我在上次读书分享中的精彩表现,此次我拿到了作者亲自签名的图书。书一到手,我立刻打开,贪婪地翻看起来。

先看作者,照片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很帅的青年人。一个徐择臣是江苏东海人,1978年出生,北大中文系毕业,现在是《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名短篇小说集获“2016中国好书”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长篇小说《王城如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7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被台湾地区地区《镜周刊》评为“2017年度华文十大好书”。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匆匆翻看,原来这书是两条线。我也理解为插叙的写法。下面是摘自网络对本书的评价:

运河不只是条路,可以上一条是下千百公里地跑;它还是个指南针,指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上。它甚至就意味着你的一辈子。

《北上》是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本书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水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在这个意义上,大运河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大运河千百年来如何营养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又是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独特的中国人,在作品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思索与艺术表达。” 

下面是来自网络的本书介绍:

“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这一年,时局动荡,整个中国大地风雨飘摇。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这位意大利人崇敬他的前辈马可·波罗,并对中国及运河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自名“小波罗”。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谢平遥作为翻译陪同小波罗走访,并先后召集起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中国社会的各种底层人士一路相随。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于知识分子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当他们抵达大运河的北端——通州时,小波罗因意外离世。同时,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运河的实质性衰落由此开始……

一百年后的2014年左右,中国各界重新展开了对于运河功能与价值的文化讨论。当谢平遥的后人谢望知与当年先辈们的后代阴差阳错重新相聚时,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这一年,大运河申遗成功。”

书中讲的现代人的职业和事业时,无一例外都和他们祖辈的职业和营生有着极大的联系,这就是传承。当我们选择专业、从事工作时总是挑选自己熟悉的领域,父母从事的职业无疑是最熟悉的,更包含了其中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思维模式,还有基因的问题,年轻人往往能迅速上道,得心应手,干出一番事业。此外,在思想道德、为人处世、家风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传承。谢望祖上是翻译,有着良好的学识,几代之后的谢望仍是文化人。

下面讲讲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安)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三分之一,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国学?7本国学入门书,一场寻根之旅

    什么是国学? 7本国学入门书,一场寻根之旅 倡导国学是相对“西学”的文化自觉, 也是一种寻根之旅 国学因其庞杂, ...

  • 寻根之旅

    历史是那么惊人的相似,96年,那年我的父亲为了能叶落归根,不顾家人的感受毅然决然的回到了他阔别了三十年的家乡—...

  • 寻根之旅

    发展需要不竭的动力,作为个人同样需要有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的丰富,但精神层面却正在走向...

  • 寻根之旅

    三十多年前,我曾跟随父亲回过一次衡阳县老家。记忆中的老家虽山青水秀,民风淳朴,但经济落后,居住条件艰苦,导致...

  • 寻根之旅

    汽车从机场出来,一路穿过城市的高楼大厦,渐渐驶入了群山峻岭之中。 尽管已是年关将近,重重叠叠的山峦依旧是青翠延绵,...

  • 寻根之旅

    一八年的冬天寒冷而干燥,公公的身体大不如前。老公时常和我嘀咕,趁着老人身体还不是太糟糕,该带着老人再回一次老家,并...

  • 寻根之旅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亲子游学活动,对于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成长,应该是说让我们都有了很强的团队精神,...

  • 寻根之旅

    匆匆寻根行,乡土一脉承。 万里相思路,一步一感恩。 相见别更难,亲亲情深深。 悲欢心软软,聚散泪纷纷。

  • 寻根之旅

    20191014[爱心]知恩感恩报恩妈妈(100) 5月30日,响应妈妈道秀丽的倡仪,开始写“感恩妈妈”故事。开始...

  • 寻根之旅

    一天的行程从清晨五点开始到暗夜来临仍在继续,眼皮不止一次在打架,腿不听使唤的发抖,脑海里开始启动从未有过的速算模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上》精神之旅,寻根之旅,风俗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ak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