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生活
【Ta在深圳漂(二)】第一次,我知道了想家的感觉

【Ta在深圳漂(二)】第一次,我知道了想家的感觉

作者: 产品经理充电宝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6:30 被阅读2次

文:欧志鹏

刚开始来深圳那会儿,住在免费青旅,我一边投简历,一边很想长沙的室友。

大家是一个很和谐的小集体,一起看电影,一起开共享汽车,一起叫着彼此的绰号,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是在一首“凉凉”中开启新的生活。

虽然岗位不同,但也会经常讨论一些话题,感觉和大学期间很像,甚至情景也很像:

基本是他们观点一致,我一个人的观点不一致,然后,一番讨论之后,我也不记得有没有结论了。

那时,我经常忘记带钥匙,也没有带钥匙的习惯,毕竟每次回去他们基本都在了,偶尔中午到门口发现没带钥匙,电话里呼叫几句老铁,他们吃完午饭就会过来一波。

当然,为此,室友帆哥每天出门的时候叮嘱我带钥匙,然而并没什么用,后面叮嘱变成了吐槽,我就把钥匙和U盘串在一起,也就慢慢有带钥匙的习惯了。

在深圳这边,我是万万不敢不带钥匙的,每次出门前都要检查一下书包。

毕竟,有了单间,大家拿了外卖就进自己的房间了,碰面也不多,为了避免出现忘记带钥匙没有人开门的情况,我还是抓住各个机会和室友们加了一波微信

上周末自己搬家的时候,想起来深圳的情景:

一周前,室友一起请我吃了送别餐;

一天前的上午,我整理好自己的行李,把公租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厕所也刷的干干净净;

一天前的晚上,和室友一起去看了《黑豹》,很晚才回去;

出发那天,室友开着共享汽车送我去城铁站,我们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共享汽车后备箱的按钮在哪里。

或许,现在这种室友状况才是比较正常吧,不过,我还是会继续找机会加一波新室友的微信,加满之后,组一个群,有机会一起游玩一波,解锁深圳的一些景点。

我想,他们应该也想和室友们交流,只是没机会,恩,他们一定是这么想的。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一边挤着公交,一边很想长沙。

在长沙,公租房和办公楼在同一个园区,走路5min就OK,偶尔和室友出去游玩,基本是滴滴快车。

所以,在下班高峰期,看到公交车站密密麻麻站满的年轻人,挤在公交车门口帮着后面递过来的公交卡刷卡。

再想想相对长沙来说,试用期涨的工资都覆盖不了租房、生活的成本,偶尔下班后坐上公交车,会觉得很孤单,很想长沙。

慢慢地,经理手把手教我发工作邮件,给我讲解每个SKU(标准化单元,其实就是一个单一的产品)的需求人群,给我讲解页面信息流的逻辑……我对于工作也有了一些了解。

一直记得和经理交流的谈话:

第一次是我本着完成任务指标的心态,结果对于页面信息流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然后被经理一直问一直问,搞得我极为尴尬,之后他给我分析了一波问题所在。

反正,现在做事情我是要多考虑一些方面了,工作态度会有略微的转变,无形之中,多了一份担当和负责。毕竟,发出去的东西就要负责,你的锅你要自己背。

第二次是什么原因我忘记了,经理和我说,你现在这个岗位是有建议权的,你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然还不如招一个实习生。啊,我是有建议权的,这不是正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工作状态吗?我是什么时候不知不觉丢掉了这种状态吗?瞬间主人翁感觉爆棚,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有担当的人

但是,之前的那种担当,更多的是被动地去承担。相反,经理的这些话,让我想要去主动做好这件事情,主动去开拓,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下限被拉高了,之前的工作状态,是拼命之中略带一丝矫情。现在的状态,是自己想要拼命把事情做好,少了一分矫情,多了一分担当。

当然,工作效率的提高,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一个好的经理,让我觉得这个城市很适合我的节奏,把我的各种负面情绪都驱赶了,让我觉得待在这个城市很值得。

我最喜欢的工作感觉,是可以叫CEO的英文名,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同事,你都可以直呼其名,大家也觉得很正常。

对于没有阶级概念的我来说,这种氛围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一个好的工作氛围,让我想在这个城市扎根,就算不能扎根,也要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去和想要扎根的城市去谈。二线城市放不下你的灵魂,一线城市放不下你的肉身,我开始真的理解这句话了。

刚开始租房那会儿,发现基本是转租,有的还没法签合同,就要我把两个月押金给他。之前工作中,是在合同上吃过亏的,所以尽管很急,这种房子再满意我都是不敢要的。

自己在城中村找了一个下午,看到没有窗户、采光不好的房间,简直心累,感觉住在那种房间,会觉得生活都没有希望。我那时的状态是:贵的租不起,便宜的又不愿意住,还不愿意离公司远。

哈哈,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急着从青年旅社搬出去,做中介的初中同学推荐了负责这片区域的同事给我,当天顺利找好了房间。一个小区,房间有点小,是阳台隔出来的,不过,当时也没有好的选择了,加上有采光、有窗户、有阳台,就定下来了。

床是1.2×2.0的,在布置的时候,为了节省空间,我特意买了一个0.9×2.0的席子。这样子,床上就可以放书,也可以用一个小收纳盒装一些小的杂物。

“家里真好,有一张大床,可以横着睡”,第一天睡在房间了,有点思念起老家来了。在长沙生活将近5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毕竟,一天之内可以回老家打个转身再回到长沙。半个月前,有朋友来深圳,在我的小出租屋和我挤了大概5天,没想到这么快我就帮助了一个有梦想的来深青年。

正好清明节和他一起跑了一天找房子,越找越发现自己现在住的房间性价比高。他去住了自如,清明最后一天假期,帮他把东西搬过去了。当然,我自己也没闲着,毕竟,深圳的菜,我总感觉像没放油一样,不是很合胃口。所以就和房东沟通,上周末,搬到了房东的另一套房子。

空间大了至少1.5倍,有厨房,最重要的是,有一张可以让我横着睡的床。昨天把锅、碗、电饭煲等配置了好,做了一波正宗的辣椒炒肉。有了可以横着睡的床,吃上了自己做的辣椒炒肉,也就不那么想家了。

此刻,感觉家里真好,深圳真好! 

                                                                                                                                    写于2018.04.22

相关文章

  • 【Ta在深圳漂(二)】第一次,我知道了想家的感觉

    文:欧志鹏 刚开始来深圳那会儿,住在免费青旅,我一边投简历,一边很想长沙的室友。 大家是一个很和谐的小集体,一起看...

  • 16-jun-2018

    陪伴ta一天,感觉很真实并虚假的,知道了结果的我,难受着听ta讲ta朋友的故事,3年,我知道,如果我不做任何事,也...

  • 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是如此美好的一种体验

    前天下午,偶然的机会,桔子知道了我在深圳工作,然后我知道了桔子在深圳会友,晚上要坐车回家了。当听到他说他在深圳的时...

  • 【Ta在深圳漂(一)】初到深圳,我在免费青旅7天遇到了5波室友

    深圳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说熟悉,是大二的时候看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有了解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从中央...

  • 2021个人感悟汇总

    文 | 魔术师 2021, 从在深圳过春节开始,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我并没有想家,但是生活压力带来的焦虑却几乎...

  • 【激励篇】那些淮漂着的人们

    文/ 珂倩_520 连续更文第41天,加油! 在北京漂的可以叫北漂,在上海漂的可以叫沪漂,深圳漂的叫深漂,于是乎...

  • 哦,那些北漂们

    北京漂着,叫北漂;上海漂着,叫沪漂;深圳漂着,叫深漂。 这几天去北京走了一次,感觉还是有很多想说的,和爸妈说了,好...

  • “深漂”十四年(一)

    本人85后,水瓶女。我们通常称在北京漂泊的人为“北漂”,那在深圳漂泊的人,我也就自嘲为“深漂”吧。 ...

  • 我们这么努力,也不过只为成为普通人

    这是我深漂的第二天。 在我还没有正式成为一名深漂前,一位朋友劝我要慎重考虑,深圳靠近香港,寸土寸金,生存压力大。现...

  • 想家的感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个人来到了陌生的城市,不是为了深造不也就为了工作。踏入了社会也难免要在离开父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a在深圳漂(二)】第一次,我知道了想家的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a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