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话粥里的心流瞬间

电话粥里的心流瞬间

作者: WEI_曹蕾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1:50 被阅读0次
    平静的日子也如在浪尖

    每次和冬梅的对话都会让我备受启发,昨天的也是。像往常一样,通话是从我的一个求助信息开始的,本来是微信上给我解释,然后变成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电话。从一个具体问题延展到我们彼此的生活。这样的电话里面,我会有很多的“心流”瞬间出现。尝试记录其中的一些,它们是将我与冬梅彼此深度联结的纽带。

    影响力

    我的无力感的重要来源是,我期待中可以发挥的影响力和我能力范围能发挥的影响力之间的差距。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影响。评价一个机构、一个项目的核心也是影响力。创业中的裹足不前很容易和影响力弱挂钩。例如,当下就困在没有充足的资源去发展团队,市场开拓无从下手等等问题上。对于冬梅我也有诸多歉意,很重要的就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她的研发和研究上的能量,我们还需要去考虑很多生存的问题。

    在这次的电话中,我刚触及这个话题,冬梅就说了下面这段话,很令我宽慰。“你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强了,并且你去施加影响力的方式是我非常欣赏的。你时刻都在思考和学习怎么做的更好,一旦找到了方向就自己去尝试,然后将自己的尝试用分享的方式反馈出来。你对身边的人有很深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带有强迫也不给他人带来压力,是我非常欣赏的。”

    她的话提醒我,我们所提倡的从身边开始,追求完整,实践中不断成长等在影响力这个事情上其实是相通的。要达成心里追求的和实际在做的或者嘴上说之间的一致性是一个历史性工程。她的提醒让我又看到了一些盲点,并且是用一种很被接纳和鼓舞的方式看见。每回味这句话就觉得内心的焦虑减少了不少。

    过集体精神生活

    冬梅分享自己在野孩子读书会里的体会。野孩子是一个正在孕育中的教育创业项目,冬梅做它们的顾问,同时也参与它们的读书会学习。读书会的带领者没有为读书会设置什么规则,但是仅仅是透过反馈就给到参与者很好的帮助。除了带领者,这个读书会的成员们也非常的投入,不少人不仅仅去读这本书,每个人结合自己的方式做深度探索。例如,有的伙伴就将作者的父母对作者的评价找出来一起读。并不容易读的书,每个人的进度可以不一样,甚至读不懂也是一种读,也能从中发现并激发共鸣。

    这让我想到最近童强在参加的读书会,关于萨提亚家庭教育的,每周四的晚上他参加完读书会回来感觉精气神都不一样,而且和童梦泽对话也更有耐心。有了这样体验的他也特别支持我去参加类似的活动。我很高兴他有自己的充电的方式,也特别欣喜充电后的他为家庭带来更多的能量。

    一度我也是热衷于做活动的,但是因为总是要推陈出新,要考虑怎么舒适、 便利、有趣导致自己做的很累就放弃了。事实上,这些活动的意义可以不透过“创新”来彰显,因为潜藏在本质里的遇见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于我来说,每个有追求的人都需要一些集体的精神生活,而孕育它的类似于就是有点像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客厅文化。当网络沟通越来越便捷,深度的群体沟通机会并不多,而藏在我们基因深处的需求其实没有变化。

    教育可以商业化吗?

    似乎这不应该是一个问句,现在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案例来证明教育是可以商业化的。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代表的只能是用商业模式的成功,而这里想要探讨的是教育工作者主流商业文化之间的博弈。

    在我和冬梅讨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产品的时候,就如何响应需求这方面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例如,就为老师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说,理想的商业服务是尽可能满足老师的痛点,最好就是替老师把事情做了。例如,有了教材的基础上,老师过去是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状况进行大量的备课的。商业化的做法就是类似现在服务公司提出的,大大的压缩备课的时间,美其名曰减轻老师的负担。事实上,我们做的产品例如教材真的能适用于所有的老师吗?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带来好的教育吗?

    商业化在很多时候会被理解为周到的服务,标准化产品以及高效率。在教育这件事情上,绝大多数是难以标准化的,因此也就不可能那么快,也没有那么容易被满足。作为这个领域的支持者,我和我的很多同行看待需求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看待和老师关系的方式。在商业化的关系里,为老师提供服务就意味着老师是消费者,而更好的关系可能是共创者、陪伴者或者引领者等。这段对话让我对教育行业支持者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支持者是让这件事情以及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变得更好。这也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去看现在市场中的教育商业化并呼唤出一种更优的商业化模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话粥里的心流瞬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b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