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一旦认真起来,比爱情还要刻骨铭心,从14岁到40多岁,两个女人长达30年的友谊。无论何时,只要对方的一句“我需要你”,马上就会出现在彼此身边。一个紧紧的拥抱就足够。她们相互扶持,渡过种种难关、考验,无论大小,年复一年,她们对彼此的爱无比炙热与坚定。
她们紧张彼此,她们会吵架,她们会嫉妒,她们也会生气,然后好几天不说话,在不说话的日子里难过的要死,等着谁先道歉……和好友怄气的时间总是让彼此意志消沉,心烦意乱。
但一旦需要彼此的时候,一句“这是有史以来最需要你的一天……”她们都会奋不顾身,排除万难,来到彼此身边,见面时把对方拥入怀里,每每这样的画面感,都让我心动。她们是彼此的安全网、保护罩。这份毫不质疑,毫不犹豫,愿意为对方妥协,真的是一次又一次破防……
好朋友就是这样,像姐妹和妈妈一样,总是能惹你火大、哭泣、心碎,即便如此,当你遭遇困难时,她们仍会守在你身边,在最黑暗的时刻逗你笑,陪着你。她们永远不用在对方面前逞强,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永远是对方,就算生气没说话的时候也是如此。
凯蒂妈妈说,她们之间吵架和好的次数比网络股的股价暴涨暴跌更频繁。但最后她们还是绝交了几个月,在凯蒂最需要好友陪伴的最后日子里,她躲进一个封闭的世界,但她并不觉得开心。一开始她也因为失去好友而哭泣,因为想念而痛苦,但同时她也接受现实,好友永远不会道歉,如果要打破僵局,势必得自己先低头,向来如此,但这样的逞强让她精疲力竭……最后在梦里,她回到了青春期时期的萤火虫小巷,所有的回忆全都跑了出来,她再也忍不住,按下了熟悉的号码,“这个星期我过得很苦……我需要你……”塔莉第一时间飞到了好友身边,陪她渡过了生命最后的日子(凯蒂最后患上了发炎性乳腺癌,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塔莉追求成功的事业,成为了最闪耀的星,而凯蒂选择了家庭,成为了一个家庭主妇,她们透过彼此看到生活的另一面。她们都曾以为对方的生活是最好的,但最终发现,人生总会有残缺,而残缺,让自己完整。
这本书里除了塔莉和凯蒂珍贵的友情,还有凯蒂婚后的全职妈妈生活是我最想说的:
凯蒂婚前也是很有能力的人,“婚后她的每一天都被各种小事吞噬,尤其是生了双胞胎之后,杂务事一件接着一件,从日出到日落她都在不停地东奔西走。最可悲的是,她似乎没有任何实质的成就,却又连一个小时的私人时间也没有,家庭主妇的生活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她隐隐感到一丝不满足,一开始只是压抑,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她爱这样的生活,她爱孩子……孩子的大小事都她有参与,她也会努力做些什么来让自己觉得有用,去学校当义工,去救援机构帮忙,但有时仍然不足以填满那个无形的空洞”。
这是我们很多家庭主妇的写照。所有重点都在孩子身上,以为自己给了孩子满满的爱,但随着孩子年龄长大,他们不再像小时,无论妈妈怎样都不嫌弃,她们有时会觉得不收拾打扮的妈妈让自己丢脸,会觉得妈妈什么都不懂,她们会觉得别人的妈妈超厉害,她们会要求妈妈不要凡事以她为重,重要的是,她有很多想要去尝试的都被妈妈过度保护管控着,搞得关系越来越紧张……
看到全职家庭主妇的生活,还是让我一惊,太过真实。所以,全职的时间不要太长,等到可以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可以让自己发光的地方,不只是厨房、菜市场、洗衣房,孩子,老公,得有自己的生活。当你爱的人都忙着工作的时候,闲的自己总会寻求关注和回应,如果没有,总会失望加失落还有敏感,患得患失,没有自己。也极容易把焦点放到孩子身上,这种压力更是无形的。
带孩子时间太长,琐碎事太多,让自己太疲惫,到最后总是容易把情绪再发泄到孩子身上,无论初衷是多想陪孩子,只要他不听指令的时候,就控制不住的想要吼或者命令、威胁,之前也在书上看过,孩子总是容易记住那些不好的时刻,恐惧的时刻,还有委屈的时刻,而不是我们记忆中那些陪伴他们的开心时刻。
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很多孩子更喜欢和在家比较少的爸爸在一起的原因,因为爸爸还不会因为孩子一次两次的作妖就崩溃,他们还有心力接纳孩子的天性。而妈妈早就剩最后一口气,只等他睡着就安静了。
人生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另一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