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译文]
龙生龙,虎生虎。龙游到浅水滩就会遭到小虾的戏弄,虎到了平原上也会受到狗的欺负。
虽然抬头之间就名登龙虎榜,科举得中,可这却是经过十年苦读,才来到皇帝身边啊!
十年在寒窗下苦读时没人理睬,一旦榜上有名,天下就都知道你了。
[评析]
古人读书多半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摆脱生活的困境。
吃苦算不得什么,只要有收成就行。为了金榜题名、名扬天下,受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凭借自己个人的努力不仅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同时也能为家族带来荣誉,使子孙摆脱寒门,跻身仕族子弟之列。
读书应该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要读书中的精髓,古代人读书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还要下一番苦功夫,耐不住寂寞的人终究难以获得更大的成就。
[读后启示]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一方面是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人在落难之时,也会出现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的情况。
另一方面,龙在深海、虎在深山,才能大展拳脚。一旦外部环境变了、条件不满足了,就会如同失去效能一样,反不如普通的无名之辈了。
亦或是说,每个人长处不一样,文人才思泉涌,工匠必有绝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之追求的东西,但是一切的基础应该是建立在做一个遵守法律、恪守道德的人的基本底线上。
读书的目的可以不全是为了学识,但是最基本的应当先学会做人。
我们现在读的书有必须要读的基础类书,资源共享;也有专业人才专业知识类书,各奔前程。选择大于努力,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而上学的孩子们压力也很大,每天的作业量很具体,越是读到高年级越是没有了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不止是十年苦读了。
一个人再优秀也不可能是全才,总有薄弱的地方,就算你很出色,可以带领一个团队,那也需要有队员跟你合作愉快,才能更好的出成果。
一个家族,对于某一个领域很熟悉,那么他的后辈子孙就有可能都在那个领域去发展,因为会有家族的资源做后盾,容易出成绩,路要好走一些。
这应该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只是一个选择问题,而不是命运问题。
现在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有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