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孕妇被大学生骂残疾的短视频冲上了热搜,作为一个作过几年教育工作者的人,对这件事,我其实是一点没有震惊之感的,因为我曾经遇到过比这更加口无遮拦的孩子。
我固执的以为这件事之所以能上热搜,完全是源于“大学生”和“孕妇”这两个敏感词。
学历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这件事由来已久。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是几个小学生说出来,一定马上会有人站出来以“和小孩子计较什么”来开脱,岂不知大学生的所有行为都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正因为我们对小孩子的溺爱,纵容才有了大学生时代的冷漠和没有教养。这跟她的学历有关系,也没有关系。
说有关系,是说一个有文化的人的确应该有教养,说没有关系是说一个人的教养从来和学历没有任何关系,正如现在流行的一句话:高考能筛掉的是学渣,又不是人渣。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渣,和他的原生家庭,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成长环境关系重大,跟大学相对来说关系不大。因为按常理来说一个人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成年,作为一个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再说到“孕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之很多人受不婚不育思想的洗脑,出生率明显呈下降趋势等问题的凸显,“孕妇”越来越稀缺,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不经意间也就变成了敏感人群。
鉴于此,这件事孰是孰非其实并不重要。任何人恶意伤人无疑是不可取的,但作为孕妇,怀孕期间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不是也是个常识问题。
“五一”我们全家去龙门石窟玩,人满为患是无疑的,全程我的感觉就是被人架上台阶的。就那样的情形,我还是看到了很多推着婴幼儿的人群也在被人群架着往前走,孕妇当然也少不了。当时我还和女儿说:你要是怀孕了,我可是坚决不主张你去人多的地方,你看这几年各种传染病层出不穷,怀孕了抵抗力降低,不再适合到人口密集的地方逗留。
老实说今年“五一”是我第一次赶在节日期间去旅游,也是我最后一次节日期间出游。因为体验感太差了,完全可以用“简直太恐怖了”来总结。尤其是那人游玩结束就直接进了医院的经历,估计在我这一生也是噩梦般的存在了。更别说他在高速上犯病,差点出大事的经历,这一辈子经历一次就足够了,还怎么可能有后来呢?
这个夏天那人多次提出找个地方玩一圈,顺便避暑,遭到了我坚决的反对。待在家里,吹着风扇,喝着茶,看着书,难道就不香吗?为什么要出去遭那个罪。除此,我还跟那人洗脑说:感到无聊就看看书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更有你想要的诗意和远方。就这样,这个夏天夫妻两竟争先恐后的拉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一张书桌,一人一头,一人一书或者一人一宣纸,而桌子的中间放置了水果零食和提前泡好的茶。一边学习,一边练字,一边享受生活。
这是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每个人也得为自己选择的生活负责。再回到辱骂孕妇这件事,一个家庭从小纵容孩子口无遮拦,就得接受她被社会毒打的命运。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以小孩子为由,原谅孩童时候的任何不当行为,岂不知每一次原谅都像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埋下的一颗颗炸弹,迟早都会爆炸的。我在学校的时候,常常听到孩子们的一些口头禅,我都学不出口,但是他们却能不自觉的张口就来,什么“我操……”等各种污言秽语在小学生嘴里稀松平常。我常常想,孩子这样的口头禅,他们的父母是不去批评引导的吗?
前一段在车上遇到这样一件事:坐公交时,遇到几个小学三四年级样子的男同学,他们应该是从我前面一站小学门口上的车,我上车时他们每人占着一排座,口无遮拦的在车上大声闲聊着。因为去的地方远,我选择坐在了一个坐在里面学生的身边位置。刚一坐下去就听到我身边的孩子大声的对前面孩子说:
某某是个母的,你怎么还和她玩?
我想找机会强奸她。前面一个男生转过头来大声说。
那你睡的时候,记得叫上我们,我们去帮你,顺便也爽爽。前面男孩的话,显然引起了其他几个男孩子的兴趣,大家一起肆无忌惮的说。
......
我当时真的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样大无道的言论真的是出自小学生之口吗?这怎么可能是一帮小学生呢?明明就是魔鬼。
肯定的说看到和听到这样的一幕,我心里的震惊是不可用语言描述的。震惊之余我不自觉的想,这样说话的孩子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家庭又是怎么样的人家呢?他们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很随意的说出这样的话吗?那一刻我从心里更加渴望这样的话只是他们随便说说的童言无忌。我也愿意相信他们说的话其实自己根本不懂,都是被这个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被误导,被带偏而已,根本不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小孩子尚且能说出这样的话,难么一个大学生,一个成人咒骂孕妇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这个时代到底是怎么啦?想想都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