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假如我又坏又丑,你还爱我吗?其实你们爱的是我装出来的样子。这个问题可以问问自己。
很多父母是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通过控制孩子去感觉自己。我们还为此拍手叫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言论。父母打孩子骂孩子羞辱孩子都是合理的。父母在利用孩子的爱控制他们,满足自己。前几天,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与母亲争执中,从大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花一样的生命。有人在指责他不孝,脆弱。他们想过吗?也许是因为这个孩子已经承担不了父母对他的需求。他的痛苦已经不能承载。人的感觉大家不同,你的感受不是他的感受。象抑郁症患者,他若能像普通人感觉那样坚强点,他早就坚强了,他做不到。而他的父母,可能也是一个病人。
同自杀一样,吴谢宇杀母可能也是一种崩溃。有人崩溃时候会哭,他们可能不会哭,哭可能是在他的生活中是不被允许的。
分析吴谢宇的成长背景,不是为其辩护,而是发现,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动力所牵动。我不猜测他与母亲最后发生了什么冲突,那等待警方审讯结果公布。
我们生活中过于在意对错是非,忽视内心的感觉,怱视事件背后的动力,终归是浮浅的。只讲对错,悲剧还是会一代代重演。我们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是来自对自己深深地接纳,不是外界对自己的认可。
而原生家庭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打上深深的烙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