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辽宁省简友广场亲子教育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博弈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博弈

作者: 七七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24-06-04 23:29 被阅读0次

【编者的话】几年前,儿子还小,我还年轻,他不叛逆,我不焦虑,我们母子的相处之道,一直令人羡慕,经常有人夸我把儿子教育得很好,很成功,我说:“是否成功,几年以后再看吧,到时候我给你们分享,你们再决定是否复制我的模式。”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上高中了,是时候兑现我的承诺了。

00 温暖

闭上眼睛,我能想到无数个温暖的瞬间。

三岁时,我躲起来,看他形单影只,在人来人往中无助而焦急地找我,发现我的时候,他满眼泪水,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生怕我再消失在他的视野。他说:“妈妈,我是你生的。”这件事让我至今愧疚,我真蠢,我怎么和孩子开了这么个无聊的玩笑?他那么小,当时我是他的全部世界,我消失了,他要多伤心,多无助啊!

五岁时,他轻轻地给假寐的我盖上被子,学着我的样子在我的额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当他在杂志上看到漂亮的珠宝时,兴奋地跑过来问我是否喜欢,然后告诉我他长大了给我买......

七岁时,他赖在周大福的柜台前不走,告诉爸爸那个天鹅吊坠和我特别配...... 直到爸爸买下那个吊坠才罢休。

从小到大,我经常收到他的礼物:一张漂亮的纸,一个毛绒玩具,一只小铃铛,一盆多肉,一个戒指,一条金项链…… 现在我经常收到鲜花,他想尽力考个好成绩给我,他总想让我高兴。

给人以“我把儿子教育得很成功”的印象,大概因为以下两件事。

有一次周末加班开会,我把儿子带到公司,那时他九岁。我对面桌的一个同事给了他两个小零食,他把自己的零食回赠给人家,然后给我发微信让我到会议室门外,他在门口等我。我出来时,他悄悄地把别人送的“好东西”给了我。人们认为教会孩子爱父母,懂得反哺就是成功。

五年级的那个暑假,儿子说要接我下班,他先乘地铁,再乘有轨电车来公司找我。那时他对电脑和手机技术领域的知识痴迷,靠自学掌握了一些雕虫小技。他把我们的办公室当成秀场,穷尽所学侃侃而谈,为每个人介绍他们所用的手机的特点和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功能。人们认为培养孩子自立、自信,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诸行动就是成功。

01 关于成功

我认为,就个体而言,成功是一件很私人、很主观的事,他与评判者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人们把经过努力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所以成功由两个因素牵制,一个是结果,一个是当初预设了怎样的预期。在养育子女这件事上,最初我只想去完成一场宠爱。可是,我要变老,他要长大,迫使我不得不为这个残酷的自然规律负责。现实让我不得不放弃初心,也许,改变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初心。

父母于子女,始终是一场离别。以离别为目的的爱,只此一种。子女越独立,生存能力越强,这场爱就越成功。关于生存这件事,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群体并没有不同,因此我得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和“丛林”法则,将来他才能强大,强大到强悍地面对各种意外和挑战。

我的宝贝儿子那么独特,那么与众不同,他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任何一种可能性的终极目标都是体验快乐。我想让他快乐,想让他拥有快乐的能力。我要怎样使他拥有快乐的能力呢?道路有千万条,我要帮他选哪一条呢?最后我决定,帮他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他的人生主动权应该掌握在他的手里,而不是复制我的人生。这是我的预期。

02 守护童年

我必须承认我有点狭隘,可是既然决定要分享就要言无不尽,直言不讳,哪怕是献了丑让人笑话。

我觉得社会化教育的目标是把我孩子打磨成螺丝钉,最近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大学像工厂,我无比认同。在儿子小的时候,各种培训机构盛行,孩子在培训机构眼里就是财富密码,他们制造各种焦虑,逼家长就范去消费,当时我觉得我有必要保持清醒,不能着了谁的道。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内心纯洁,眼神纯净,他们有灵性,有知觉,有思维,作为妈妈我不想盲从,我不想亵渎上天指派给我的照拂天使周全的使命。我觉得我必须维护我的孩子的独立人格,给孩子完整的人生体验。所以,初中之前,我一直在尽全力守护着儿子的童年。无论文化课还是兴趣班,儿子报得少之又少,并且报班的原则是这些课不能耽误儿子出去玩,我不强迫儿子完成课外班作业。

人世间纷纷扰扰,当我欣赏春花秋月,看日出日落,感受细雨轻风时,我感到快乐而宁静。“变”是人世间不变的定律,而日出日落、四季轮回不变,永恒的自然总能解救变化莫测中那个痛苦的我。因此,我要培养我的孩子感受自然的能力,当人生陷入困顿时,要懂得从自然中汲取力量,让自己豁达起来,不至于把自己看得太重或太轻。

泥土里长出来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回归大地。一有机会我就带儿子到城外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车里常年装着折叠自行车、足球、野餐垫、鱼网、水桶、小铁锹……以便应付不期而遇的惊喜。

03帮他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听说人得从小确立伟大的目标,要有远大的理想。我的平庸大概就是从小胸无大志造成的吧!

我问:“儿子,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三岁时,他说他想当国家主席,五岁时他说他想开公交车,七岁时他说他想当航天员,九岁时他说他想设计手机...... 最近他说他正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而努力。

他充满能量,未来可期。我不知道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是我愿意陪他一起去探索和尝试,然后他决定自己为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处风景会让他甘心停留为此贡献热情。

我们一起解剖过一个猪心,他兴奋地指给我看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肺动脉...... 我用树枝挑起路边一条受了伤,奄奄一息的蛇,让他了解一下这个小生灵。春天,我们到处去看花;夏天,我为一场强降雨请了一天假,就为了带他痛快地淋一场雨;秋天,我们远离城市的光污染,去乡村看银河,去落叶里撒野;冬天,我们不曾错过任何一场雪。

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支持了儿子许多爱好,为此耗费了不为人所理解的支出。其实我的价值观是在我能消费得起的前提下,为儿子正能量的爱好付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些爱好,儿子了解了许多教科书以外的知识,他的世界仿佛比别人多了一扇窗,他总是探出头去探究窗外的世界,这时,别人家的孩子在笔耕不辍地刻苦学习。

04 卷入焦虑的洪流

儿子升初中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很成功,因为我让他过得快乐。初中之后,我意识到,这种快乐似乎很难延续,我所谓的成功,有待商榷。

小学时,当别的孩子系统地参加文化课培训时,当别的孩子提前学习初中课程时,我的儿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读了很多书,包括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也有纯文学作品...... 只要是他感兴趣的课题,我就找相关的书籍给他看。我以为,迟早要知道的知识,只是换了个方法和时间获取而已。

我带着他游历大山大河,体验风土人情,寻着诗歌的指引,造访名胜古迹,怀古悲秋......

最后,我发现,尽管儿子知道得比别人多,可是并没有因此升入心仪的高中。我培养了儿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独立探究的能力,却没有教会他如何在相对枯燥的课本里深耕细作寻找快乐。儿子知识面广,在考纲和标准答案面前,精度和深度却不够。

我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看待初中教材,有一种知识点很少,容易掌握的印象,可是我忽略了孩子和成人智识的差距。我尊重孩子的想法,用有一点违背中国教育规则的方式领着孩子去探索,最终的结果不及那些遵守教学大纲,态度端正,严于治学的孩子效果好。

我始终是个俗人,我焦虑了。倒不是因为儿子学习成绩的问题,我担心从世俗的角度看,将来他自己创造的生活条件比我给予的差,怕这种落差让他失去快乐。“鸡娃不如鸡自己”这话没错,可是,我已经错失了通过鸡自己创造财富,让他成为富二代的机会。

于是,我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清醒,清醒了,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05 重新审视,我后悔了吗?

我告诉儿子,人性本善,他去实践,体会到了小恶,受了一点皮外伤,我坚持告诉他人性本善。我们重新解读“善”,你以为的善待别人,实际是对己宽厚;你以为的宽恕别人,实际是释放自己。就像关于“善”的诠释,儿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吃过小亏之后获得的。这些经验来得踏实,感触深刻,不同于口传心授,由于没真正经历过,总是跃跃欲试。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小心把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鼓励儿子多去尝试,尝试就难免遭遇失败、受伤,难免重头再来,难免因伤误工,这些都需要耗费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去应付。细想一下,其实以这种方式长大也未必就是错,人生是一场长跑,想要真正成长,该犯的错,该吃的苦就一样也不能少,何不趁年轻多尝试,错了还有机会改正。但是,需要父母有胆量,保证从旁边辅佐。

我一直没有培养出儿子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习惯这个事不能怪他,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没问过他想不想当学霸。

直到初二,儿子才慢慢学着如何学习,初三才稍微认识到认真学习对未来的影响。高一上学期,儿子稚气未脱,当别人已经成为了合格的高中生时,儿子在为自己能像初中生一样完成作业而满足。

虽然在读书学习上,儿子总是显得比别人慢了一点,但是我看到了他在努力,在改变,变得更好。虽然学习成绩暂时表现平平,但是我可以骄傲的说,他有超过同龄人的自理能力,他很自立,他三观很正,是我所期待的那样。

我后悔了吗?好象没有。因为如果从头再来,我还会以这样的方式陪儿子长大。学习成绩好固然令人欣喜,未来明朗而稳定,但是有时不明朗和动荡中也孕育着更多可能。

什么是成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是成功。

相关文章

  • 【盏读书会】高效阅读营Day4 -2

    【今天阅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今天输出】:第五、六章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第五章哥伦布与四名少年 ...

  • 【盏读书会】高效阅读营Day4-3

    【今天阅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今天输出】:第七、八章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第七章石阶的回忆 小...

  • 【盏读书会】高效阅读营Day4

    【今天阅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今天输出】:第三、四章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第三章牛顿的苹果与奶粉 ...

  •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姿态

    11月23日读书打卡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读书笔记(一)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个灵魂一问,是对生命本真的思...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吉野源三郎)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对于现在我的状态来说,我会经过太复杂的思...

  • 她遇见读书会第2期结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2月,她遇见读书会以语音会的形式结束了第2本共读书籍---《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一本怎...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对于我这个已经走在人生路后半程的人,这个问题应该改为“你想怎样走到人生的终点”。 去养老院探望...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你想拥有怎样的人生? 面对如此宏大而抽象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能很难马上给出答案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一书,通过...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笔记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一本探讨人生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的书,教会了人们如何面对贫穷与财富,人生与痛苦等重要课题。虽...

  • 八个定律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博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fu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