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因为工作缘故,还是真的到了一定年纪,见到的生离死别似乎越来越多。
之前当客户把35万身故理赔款到账截图发给我,并说了一堆的感谢话语时,压在我心上的那块石头,总算是移开了一些。面对突出其来的家庭变故,再多的言语安慰也比不过一笔实实在在的、能解决生活问题的金钱。毕竟,亲人虽不在了,但活着的人,往后的日子还是要正常过呀。
谁曾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当听到公司总监的老公突然去世,年仅46岁时,我的下巴硬是没收回来。之后的追悼会上再见总监时,我差点没认出她来。那么意气风发,走路都自带BGM的人,仅三天,阴阳之隔的巨大悲痛,似乎把她整个人的气血都抽干了。曾经的娇艳玫瑰,肉眼可见的凋零枯萎。
面对亲人离世的巨痛,伤心、悲恸之后,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活着的人,终究还是要好好活着啊。
余华的小说《活着》,被无数人推荐,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福贵这个悲凉一生的小人物,怎么就抓住了全世界读者的心?
如今看时,才稍有领悟。活着,是真的不容易啊。
只要活着,就要忍受。要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说的是活着,但故事讲的却全是死亡。
余华,他用最清冷平静的言语,讲述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悲惨故事。
福贵的悲,并不是如洪水般一股脑儿地袭来,而是间断的。每当生活稍有起色,刚刚品出一点幸福滋味时,不幸就一巴掌拍下来,把原本不易的生活拍得粉碎。一次又一次中,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都离他而去。最后只留下他一个人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成村民们眼中的“两个老不死”。
这样的情节,让人感到一种无力改变命运的绝望与悲痛,并不由得产生深深的同情。很多人都说看《活着》哭得稀里哗啦,可是我没有。
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
活着,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作为旁观者,会觉得福贵的一生过得太苦,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只留他一个人孤独一生。但福贵自己呢,他觉得自己的妻子、儿子、女儿,还有女婿和外孙,都是最好的。他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幸福,而且所有的亲人都由他亲手埋葬,十分的稳妥,让他们不用和他一样孤苦无依,独自生活。如此,自己余生也能活得踏实。
你没看到,最后那一头老牛,有那么多的名字,二喜、有庆、家珍、凤霞,每一个其实都是福贵最珍贵的家人,他们一直陪着他,活着。
我们总是习惯赋予人生很多意义,比如,功名利禄。但当你看完《活着》,你就会觉得,人生就像一叶扁舟,在浪潮里漂浮游动。那些你曾看重的意义,变得虚无。而活着,才是唯一的目的。
细品福贵的经历后,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人生实苦,但人间值得。
有人拼了命在努力活着,而有人却总是蔑视生命。
春生,是整部小说里唯一一个自寻死路的人,他的一生与福贵等人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手段当上了县长,本该有大好前途,但他一时失去了生存的意愿,正所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还有从前看到过的一个新闻,有人在大桥上准备跳江。路过的公交车司机大叔停车下来劝他别想不开,车上的乘客也纷纷一起下车劝慰伤他。有个比较火的评论是这样说的:“想死的人被劝要活着,活着的人被往死里逼。”
其实,活着,是一个过程,死去,就只剩一个结果。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当你对一切事情理解之后,就会了然,哪怕人生苦海,你仍会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可以用友好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
笑着说一声,“人生实苦,但人间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