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任性”这个词特别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二是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的某种目标。
那呢“任性”到底对不对呢?什么时候叫做太任性?什么时候才算做自己呢?
我们要向古圣先贤汲取智慧,《中庸》开篇的第一句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什么意思呢?“天命”:可以理解为上天赋予我们的责任;“性”:就是我们要去承担这个责任的义务。“天命之谓性”:可以理解为“上天所赋予的责任就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赋予了一种责任,即使命。对社会、对自然、对整个全人类的责任,这是需要我们承担的,就是让个体和社会彼此互相促进、共存永生、发展前进的状态。
评判是否“任性”的标准就是:只要于人于己、于公于私都好,可以公布于众放之四海皆准、利他的事情。找到了这样的事情,你就可以放手“任性”地去做,一生“任性”到底。
比如,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就是个任性做自己的人。他敢想敢拼敢干,总是朝着非常高的目标努力奋斗。他先后创立了四家公司,分别是:特斯拉电动汽车Tesl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和太阳能系统公司SolarCity。
SpaceX公司是造火箭的,当时资金不足,还没有技术。可马斯克心中的使命是“拯救人类,把100万人送上火星。”于是,他自学了火箭研发技术,招揽了一批工程师自己造火箭。在历经了三次的失败后,终于在第四次成功发射。
人生很短暂,犹豫等于浪费时间,就应该任性地活着。有人去养老院采访了许多即将离世的老人,问他们此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绝大多数老人的回答是:“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说,养生最好的方式是折腾,是任性地活出自己期待的样子。
当我们谈论“任性”做自己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内心都有一个隐含的锚,这个锚就是“理想中的自我”。而“任性”做自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它需要你付出巨大的耐心、努力、坚持,并且要兼具勇气、无畏、坚韧的众多精神要素,才能实现的。美国神话学作家、心理学家坎贝尔把这个过程称为“英雄之旅”。
可能有人会说我怕失败,其实“听话”也挺好啊,没有什么闪失,也没有太大的风险。可是,“听话”的人生安安稳稳;“听话”的人生平淡无奇。这样的一生你甘心吗?
记得,我刚开始跑马拉松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都不理解。家里人还严肃认真地告诉我:别跑了,会死人的。”(因为每年都有猝死的选手。)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人这辈子总得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到老了好值得回忆。对自己负责的“任性”,才是做自己!而且,跑步这件事于人于己都好,为什么不去做呢?于是,我每天早上坚持跑步10公里,半年后我跑了半马,之后的一个月又跑了场全马(在6000多人的越野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了女子组第18名的好成绩)。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心肺功能也越来越强。还记得自己18岁时,跑得最远的距离就是5公里,当时差点累个半死……可现在,跑5公里根本就“没感觉”。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比18岁时还要年轻。
正是因为“任性”地做自己,我变得越来越好;
正是因为“任性”地做自己,我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
正是因为“任性”地做自己,我才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任性地做自己,真的是件值得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