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作者: 刘月Luna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01:16 被阅读0次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关于弗洛伊德、荣格这些心理巨头的不同派系,但是,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阿尔佛雷德·阿德勒,也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通过零碎的信息,让我模模糊糊觉得阿德勒的这个体系才是符合我认可的“以人为本”的心理学体系。

    而通过《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更加让我认可阿德勒。

    阿德勒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

    比起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比如:一个人现在的不幸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所以导致了现在的不幸。这种因果论,容易简单粗暴的把一个人束缚在原地,逃脱不了原因的“诅咒”,于是,就变得顺从命运。

    而阿德勒否认这样的“原因论”,他提出了“目的论”,即: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比如:我们现在遭遇的不幸,是自己为了不想去承担这样的责任和结果,就会在心里找一种理由说:“我今天会这样,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有问题。”

    我们为当前的不幸去寻找目的,去赋予那些中性的事情以痛苦的意义,于是就沉迷其中,但庆幸的是,它是可以改变的。

    阿德勒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中性的,没有意义的,唯有我们自己赋予它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到这件事与众不同,比如:婚礼、生日聚会、葬礼......

    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于是,许多人的不幸是因为他亲手选择了“不幸”。

    当我们自己主动赋予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意义,那么,我们会发现,生活方式并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如果自己不喜欢当下的生活方式,自己完全可以重新进行选择。

    比如:有些人成年以后还和父母住在一起,被父母当小孩一样的管教,失去自由,失去独立的空间,感觉很痛苦,但是他只要勇敢一点点,完全可以和父母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判,争取自己成年的自由权。

    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又被称为勇气心理学。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而有些人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或者因为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有时候,仅仅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而已。

    再次被“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所击中!

    哈佛大学经过70多年的研究“幸福是什么?”发现,幸福来源于健康的人际关系:亲情、友情、爱情......

    而阿德勒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果然,真理都是如此雷同。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以前我就是一个活在别人眼里的人,总是按照父母的要求、朋友的要求、领导的要求去要求自己,所以是别人眼里十足的老好人,但是我内心却很压抑,也很不快乐,我痛恨自己的软弱,因为一味的去讨好别人,而不会拒绝,于是在自己的利益被别人侵占的时候,又难过不已。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辈子只为了修好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但是很遗憾,能修好三大课题的人寥寥无几,就好比学校里的学霸总是极少的存在,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般般的水平。

    庆幸的是,在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越来越了解自己。

    我开始学着只为自己而活,我开始学着不在乎别人的眼神,不在乎父母的评判,只要自己开心的事情,我就会只为取悦自己而去做。

    慢慢的,我开始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决策,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半的人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所以想要讨好所有人,注定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与其做不能做到的事情,不如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自己专属的自由,意味着你要学会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还有一个很触动我的观点就是:“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有一段时间我会提醒自己,活在当下,我有时候会感觉这就像“鸵鸟策略”,在选择自我麻痹。

    而在阿德勒这里,他说:“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如此看来,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当下,就是此时此刻。

    所以,与其后悔回不去的过去,展望看不见的未来,不如关注“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最后,我被击穿的是“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世上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果暂时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就成为一个“引导之星”——即他者贡献,我称之为“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满足了人性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所以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迷失方向。

    周围一直都有一些论断,认为喜欢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人,本质上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武志红老师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因为自己内心有问题,才不断的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而那些心理学家,不仅成功找到了解决方案,而且还整理成自己的系统,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所以,心里有病并不可耻,直视它,解决它,你才能把这些死能量转化为生能量,重新找到自我。

    我很庆幸,自己在这个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自己,也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道。

    找到人生的道,知行合一,才能达到自我的和谐,过得里外如一,真实而幸福。

    这也是我想要的: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活成自己的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ia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