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 望 鹳 雀 楼

作者: 春风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4:21 被阅读21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当我们牙牙学语时早已熟记于心,女儿近日正在学习这首古诗,于是我们一家人决定亲自登临天下黄河第一楼,登楼赏景,放歌抒怀。

    早上9点多我们就来到了鹳雀楼景区,鹳雀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大、雄伟、浑厚,整座楼高73.9米,外观四檐三层,实则内分六层。来到永济读了鹳雀楼的简介,我才知道久负盛名的鹳雀楼在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之时,毁于战火,仅存故基,1992年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2002年的10月1日她终于在我们深深地思念中浩然回归。踏过369级台阶,来到鹳雀楼下,抬头细看,只见雕梁画栋,飞檐翘首,瑰丽精巧,彩漆壁画美不胜收。转步走到二楼,这里主要是用惟妙惟肖的塑像展现运城的历史文化,让人驻足耐看的东西并不多。稍作游览后,我们就来到三楼,一幅幅大型场景塑像让人仿佛穿今越古,如同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运城历史上的四大支柱产业:盐业、冶铁、酿酒和养蚕,参观中我情有独钟对这里的桑落酒很是感兴趣。提起山西,人们自然会想起杏花村,想起汾酒,想起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这名不见经传的桑落酒又是何物呢?据导游介绍这酒是在桑葚成熟时制曲,桑叶凋落之时酿造,来年桑葚成熟时再开封,喝一口是唇齿留香,甘甜清冽。这别有情调的果酒制法现已失传,只留下这些制酒塑像勾人神思,也许正是因为失传,才让人碎念念,才让桑落酒更醇香,得不到的最为吸引人啊!

    登上六楼,就是真真正正走进了鹳雀楼。走进了鹳雀楼,就是走进了唐朝诗歌的王国,诗因楼而作,楼因诗而名,诗与楼同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诗人王之涣当年作诗的情景塑像分外引人注目,游人纷纷在这里合影留念,诗人玉树临风,潇洒飘逸,挥毫泼墨间传递出高瞻远瞩的风范。环楼极目,秦川西望,绝壁葱茏,白日在此走过遥遥天际,大河在此东转向大海高歌而去,我们居高临下,似乎腾空欲飞,此时不由地又让人发出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楼上,这一句放眼抒怀,励志奋进的经典格言,格外催人上进,激人奋发,它千百年来不仅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而且也给我们揭示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真理。一首《登鹳雀楼》让这座蒲州名楼走向了五湖四海,走进了人们的心田,将自然景象升华为登高望远这一蕴含哲理的醒世铭言,将闲情逸致的游玩赏景推举到开拓人生新境界的完美高度。啊,只有亲自登上了鹳雀楼,从胸腔底处呼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目穷千里,思接千古,我们似乎才是真正读懂了这首千古绝唱,畅怀放飞、心头豁然的那一瞬间,你会觉得真是不虚此行啊!

     每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都是所在城市的文化灵魂。鹳雀楼正是以大河文化和华夏历史为主题,以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雕塑棚景,彩漆壁画等各种形式讴歌和赞颂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世代人民,不管哪个年代,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民才是最为值得纪念的!难道不是吗?

     席地而坐台阶一角,楼与我对视,我与楼相依,耳畔反反复复响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低声吟唱,远眺黄河,依稀可见遥远的地平线,令人遐想,使人神往,谁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柔情和刚毅,磅礴和高远呢?我的鹳雀楼啊,让我在此来把你深深凝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凝 望 鹳 雀 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jw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