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痛失挚亲,我才明白:学会接受死亡,是一生的功课

痛失挚亲,我才明白:学会接受死亡,是一生的功课

作者: 是灵子呀 | 来源:发表于2021-12-30 14:18 被阅读0次

    圣诞节的那天晚上,像往常一样,我和老公已经熄了灯,准备睡觉。

    我感受到他温热的呼吸,以为他跟往常一样,早早的就入睡了(平常我都是比他入睡晚)。

    这时他的胳膊很自然的伸了过来,接着我听到他说了一句:“老婆,要是我有一天死了怎么办?”

    我第一反应就是伸出手捂住他的嘴巴,怕他继续“胡说”,他温柔地拿开我的手,紧紧地握在手里,翻了个身,面对着我,又说了一句:“我们最终都会死的,这没什么可避讳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我假装他是在开玩笑,于是也半开玩笑的说道:“你要是死了,我就重新找个有钱人嫁了,赶紧睡觉!”

    黑夜里,他看不清楚我的表情,他更不会知道,他提到的“死亡”两个字,让我几乎哭湿了整个枕巾。

    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一直是非常避讳的话题,尤其在我们的很多节日里,如果提到“死”这个字,是会被身边亲人认为“不吉利”的,是一种“丧气话”,小时候如果在春节不小心说到“死”这个字,甚至会带来父母的责骂。

    可是,随着我们慢慢经历人世,“死亡”这个普遍性的人类话题,我们真的可以逃避的了吗?

    当你内心开始有这个疑问的时候,那么不能说“恭喜你”,我只能说一句陈述客观事实的话:是的,死亡是我们所有人的最终都要面对的人生结果。

    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学会接受死亡,是我们这一生都需要做的功课。

    01 死亡不是人生终点,遗忘才是

    时至今日,我依旧对大伯的离开“耿耿于怀”。

    大伯已经去世整整三年了,他是2018年元旦的时候在小姑家突发脑溢血死的。

    我当时还在上大四,那天正好提着水壶去开水房打水,这时母亲打来电话说:“你大伯可能没了。”母亲说的是“可能”,我愣了一下,手中的水壶“嘭”的一声,滚出好远。

    电话那头传来一句:“你那边什么声音爆炸了?”

    我无暇顾及周围人其他的眼光,对母亲发了脾气:“妈,你开什么玩笑,前两天大伯还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回去照顾爷爷奶奶!”

    母亲很平静的说了一句,明天请假和我一起回老家吧。

    从我记事起,大伯就特别耳背,跟他说话的时候,必须要凑到耳朵跟前而且要非常大声的说话,他才听得到。

    从小我觉得大伯就对我出奇的喜欢,要是别人当着我的面说他是个傻子聋子的时候,我也总是会瞪眼反驳回去。

    他总是拉着我的手跟我家长里短,每逢过年回到山里,我总是让他背着我上山下山。

    家里有好吃的总是掏出来先塞给我。逢人他总是说我对他孝顺。

    大伯也总是省吃俭用,努力的在外面打工,从来不舍得花一分钱。原本以为他劳碌了一辈子,该是享福的时候,他却突然的走了。

    大伯连夜被送了回来,他刚被抬进门的那一刻,嘴角和眼角便开始渗出了血液,是黑色的。山里面也开始飘起了大雪,真的是鹅毛般的大雪,直到大伯下葬的那一刻,雪才停了。

    老家的人比较迷信,他们说大伯一直不想走,我也跟着相信,相信大伯一直还没有走。

    整整三年了,我也一直不愿意承认大伯已经离我而去,我给自己织了一个谎言:大伯一直在小姑家干活,忙得没有时间来看我。

    直到我和老公那次真正毫无避讳的谈了一次对死亡的认识,才真正明白死亡的意义。

    电影《寻梦环游记》有一段话: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生理意义的死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是法律意义的死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祭奠你的离世,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
    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那么你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整个宇宙都和你无关了。

    所以,死亡不是我们的人生终点,遗忘才是,当这个世界没有人想起你的时候,无论是你的肉体还是灵魂,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不复存在了。


    电影《寻梦环游记》

    02 面对死亡的方式,我们应该有选择的权利.

    科技发展到今天,医生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不得“好死”——这可能是最被我们忽略的幸福难题。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了一种3D打印制造的“自杀舱”即将在瑞士上市,将在明年投入使用,这种“自杀舱”将用于协助安乐死,保证30秒平静的死去。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评论区很多网友开玩笑的说,要从现在开始存钱了,怕到时候用不起。

    我们都太恐惧死亡的折磨了,面对死亡,恐惧的不是死亡的那一瞬间,而是恐惧死神对我们身心的折磨。

    1999年,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因为病重入院。

    经过不断地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在鼻子里插上了一根胃管。

    每天的食物从胃管分6次打进胃里,而且胃管每两个月就要换一次,每换一次,巴金都会被呛的窒息。

    长期的插管,让巴金的下巴也脱臼了,只能把气管切开,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巴金先生无数次请求安乐死,但是所有的家属和领导都不同意。

    每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一直活下去,哪怕是插管,哪怕是卧床不起,哪怕是靠呼吸机呼吸,但只要有心跳,只要他这个人活着就好。

    他们的爱没有用错,可是对巴金来说,没有了对生命的渴望,每一天每一秒对他都是折磨。

    就这样他在床上一直躺了六年。以至于巴金临终还说:“长寿对他是一种折磨。”

    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像巴金先生这样的想痛快死亡却又不能自主选择的人。

    “钱不要紧,一定要把人救回来”“哪怕只有1%的希望,您也一定要用100%的努力把人救回来。”医院的医生总会遭遇到这样的请求,这在中国的各个医院角落里已经屡见不鲜。

    病人不但遭了罪,还花了很多冤枉钱,有数据显示中国人75%的医疗费用都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

    据说很多美国医生在得知自己的了癌症之后,不是选择蕞昂贵的药和蕞先进的手术,而是选择了最少的治疗,他们在自己重病后都会给自己胸前挂一个“不要抢救”的牌子,甚至把这句话纹在了自己的身上。

    面对死亡方式,希望我们都有选择结束痛苦的权利。


    巴金先生

    03 面对死亡的未知,我们要提前做好告别

    谁会比谁先离开,谁会比谁更勇敢。

    这是《人间告白》这本书里,金鱼酱写的第一句话。

    金鱼酱把她和她爱人小忽的故事,都写进了这本书里,这本书里还有一封金鱼酱写给儿子花生的信,在《朋友请听好》节目里,千玺因为这封信第一次哭了。

    16岁的金鱼酱和爱人小忽从恋爱到婚纱,还一起迎接了可爱的儿子花生。就在一切都以为向好而生的时候,小忽却被查出了癌症晚期,医生告知金鱼酱,小忽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他们没有彼此放弃,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

    金鱼酱清楚地明白,小忽最终会离她而去,在小忽仅剩的岁月里,她又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明知道结果却又不能改变的未来呢?

    她没有大哭大闹,没有撕心裂肺的乞求医生,而且在小忽做了第一期化疗之后,第一个跟小忽说了实话。

    于是他们决定,在剩下的日子里,开启他们的旅行,于是在每一次做完化疗之后,金鱼酱都会计划一场三个人的旅行。

    和所有普通的情侣、夫妻一样,他们一家三口出去买菜,拍照记录,去看大海......

    就这样,三个月的生命周期,在他们积极地治疗和勇敢的面对下,小忽挺过了一年半。

    虽然小忽最终还是走了,但是在生命的最后,金鱼酱拼尽全力和小忽做了告别。

    这告别,在每一天的微笑里,在每一场旅行中,在每一顿的美味佳肴里,他们把余下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活。

    直到死神来临,他们坦然面对。

    金鱼酱在书里写到:

    生死有时候真的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但是面对生死的态度和心境确实我们可以选择的。无论此时的你幸福还是不幸,都要好好地珍惜仅此一次的宝贵生命。

    面对死亡的未知,我们要提前做好告别的准备。


    《人间告白》

    人终将都会一死,有的人避讳死亡,等到死亡真正降临的时候惊慌失措;

    有的人恐惧死亡,每天提心吊胆,对拥有的一切名利财富难以割舍,加重了心理负担;

    而有的人时时提醒自己“生命随时都有可能消逝”,但不是悲观绝望,而是以此鼓励自己倍加珍惜时光,珍惜身边的爱人,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走好今生之路,为来生的欣喜相见,铺一段照满光亮的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痛失挚亲,我才明白:学会接受死亡,是一生的功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mi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