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海中常常浮现这样一个画面,那是早年间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描写的是豹子,豹子会在它的幼崽到一定的生长期,(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就会停止给它喂食,每天逐赶它去到穴外自己觅食,开始幼崽不愿意出去,成年豹子就会一次次的驱赶,直到幼崽完全脱离对成年豹子的依赖,记得当时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还很小,不能够很深刻的理解,尤其当看到小豹可怜楚楚的眼神,还有对自己“家”的那份深深眷恋的表情,远远的站在高处无助的看向老豹时的那一幕,忍不住我是泪如雨下。
那个画面至今记忆犹新,时隔数十年,我依然成为了那个成年老豹,似乎此刻才理解了老豹的良苦用心。其中有太多无奈 无情,却又饱含太多的爱和期许。
理解这就是动物界的自然规律。也可以说是适者生存法则,是生物里的适应性原则,它们将自己的孩子赶出巢穴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适应外面的环境,从而提高它们的生存机率
反观这几年我对儿子的教育,想想真的是汗颜,远没有母豹的这种“智慧”如同人们常说的那样,初为人母,即没有证书也没有说明书就上岗了,所有一切都是创新,后期才慢慢懂得了学习,来弥补这部分的不足,可我们成长的速度,远远追不过孩子长大的速度,所以在孩子整个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懂得了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所以我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对孩子起到引领作用,不是一味的苛责和要求孩子。是要更多的给予孩子理解 支持 陪伴和同理他,给他更多的爱,让他有力量和信心在遇到困难 挫折时有勇气去面对。
曾经读过一首诗,很受启发,也很感动,分享一下:
于是,当你遭遇挫折时,我不会立刻要你振奋,
我会,陪你一起去感受你的挫折,因为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部分。
于是,当你含着悲伤的泪水
扶着胸口说“痛”时,
我会,默默的、凝视着,你的痛,
去感受你的痛。
如果可以,我会,轻轻拍着你的背,抚慰那个痛……
于是,当你发现自己过去的闪亮时刻(独特经验)笑开了脸时,
我会,跟着你笑,兴奋的问:
“你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当你找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跃跃欲试时……
我会,跟着你振奋开怀,与你一起,享受内在力量的渗透与饱满。
仅以此诗送给我的儿子,我们共勉,我知道妈妈有时还会回到原点,但我会努力的,儿子我们一起努力,找到我们内在的力量,活出那个精彩的最想成为的人!!!我们彼此鼓励彼此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