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上旬,本来和闺蜜约好带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在泰安,两晚三天。
就在出发前一周,我的一位来访者出现了特殊情况,需要我调整咨询计划。跟儿子说明了情况后,儿子表示他可以自己和阿姨们去参加活动,叫我安心工作。鉴于他在深圳夏令营的优异表现,我对他出门还是很放心的,何况闺蜜和几个朋友也一起去。
儿子出行前一晚,我问他:“是你自己收拾行李,还是我帮你收拾?"儿子果断说,“你帮我收拾吧,下次我再自己收拾。"“三天,带几套衣服呢?”我问,“嗯,我身上穿一套,再带两套吧!”儿子回答我。我把衣服和常用药品帮他放进背包时,叫他确认放在哪一层,而且故意不把零钱、纸巾、雨伞、垃圾袋、防蚊液放进去,我告诉他,得他自己放,这样才会记住放在哪层。闺蜜打来电话:“你儿子要不要爬泰山,让他和我们一起爬山呗!”我想了一下,回答说:“到时候让他自己决定吧,我先给他带上轻薄的羽绒服和长裤备用。”结束电话时,儿子说:“我不想爬山”,我回答他:“这样好了,你到时候和阿姨沟通,你自己选择是不是爬山,好吗?”“好吧。”儿子回答。
第一天,9:56的火车,我送他去火车站。临走前,我故意瞄一眼,桌上的东西不见了,看来他已经放进包里了。到火车站时,闺蜜已在进站口等他。他下了车,就跟我说“妈妈,再见”,就像个大人一样,背着包转身去候车室了。
我回家的时候,突然想起,好像是闺蜜告诉我火车票买的晚了,没有座位呢,我故意没有告诉儿子。旅行,就是会有变化和意外。这一次,我暗自偷笑,接招吧,少年。
第一天晚饭时间,我打少年的电话,没人接听。我心想可能太吵了,他听不到。到晚上休息时,又打一次,还是没人接听,有点生气,埋怨少年也不知道给妈妈报个平安。可转念又想,他可能没带手机呢,给闺蜜打好了。闺蜜说,少年和小伙伴很开心的在玩,手机没放在身边。好吧,你高兴就好。
第二天晚上,我想给少年打电话,怕还是没人接,算了,还是打给闺蜜好了。闺蜜说:“孩子们玩嗨了,你儿子说,要一起去爬泰山,我看他衣服都有,我们明天晚上去爬山。”“好的,那太好了,明天爬山注意安全,你们早点休息,等你回来我们再聊。”我说。
第三天晚上,19:00左右,我给闺蜜打电话,她喘着气说,“开始爬泰山了,你儿子和杜威在一起,没事儿,他好着呢”,我连忙说:“那好,你们注意安全,我不和你说了,挂电话了”。到了21:22的时候,我忍不住给儿子发了两条短信,“注意安全/你包里有防蚊喷雾”快22:00的时候,少年回了一个字“恩”。看着这条信息,我既觉得安慰,又觉得好笑。你就不能多回两个字啊,可他毕竟回信息了。也想起在《朗读者》里,麦家哽咽着说,他和叛逆的儿子一直无法沟通,直到他给离家到美国留学的儿子写了一封信,没想着儿子能回复自己,但儿子在微信上给他回了两个小哭脸,当他看见儿子发的表情图标时,泪流满面。当爱有了流动,爱就有了力量。天下父母,牴犊情深。只是每个年代的父母都有各自表达爱的方式,我父母给我的爱,我尚且不能全懂,我又怎敢奢求13岁的儿子,能全然理解我的爱呢。
恩第四天了,因为爬山,多了一天一夜的行程。上午10:00,我给闺蜜打电话。闺蜜说:“手机马上没电,你儿子可棒了,爬上了泰山,又徒步下了山,精神不错,我们看了日出,不过,看日出前,你儿子困极了,你要是看见他那可怜样,肯定不让他再继续走了,我鼓励了他几句,他又有精神了,我们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那你们下了山,赶紧找个宾馆休息吧,我儿子好厉害啊,我是爬不上泰山的,你也注意你的腿。”我高兴的说。
我兴奋极了,听到儿子登顶了泰山,却犹如问顶珠峰的喜悦袭来。我是不喜欢爬山的,当年就是坐索道来回的泰山。少年受我影响多,如果我陪他一起去,只怕我等不到他说累,就先说,不如,我们不要爬山了。我不给到他独自承担自己极限的机会,作为他的母亲,我不肯让他受苦。可若这苦,是他自己选的,我不肯让他承受,就是在剥夺他成长的权力,是我越界了。明明他是个有能力者,我却不肯给他独自飞翔的机会,这是少年班主任给我的评语。当时听完,我也是冷汗淋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抱持是最好的家庭环境。我也常常问自己,如果我要求的,不是孩子想要的呢?我养育孩子,是为了让他成为他自己,让他拥有选择的权力,并对自己决定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不带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就是最好的陪伴。
这次少年登山的经历,给我上了一课。我应该明晰孩子的界限在哪里,他是他自己人生的主场,是我家要住18年的房客。当他每次离开的时候,我只需要站在家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默默告诉自己,不必追。
(彩蛋是一张塑封的打印照片,地点:泰山山顶)
这张照片让80后的我想起我的初中毕业艺术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