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后,s独自躺在床上,蜷缩在温暖的被窝中,享受着曾经比上天还难的安静。嘀嗒嘀嗒的滴水声,冰箱丝丝的声音,肚子咕噜的声音,空气中什么细小东西摩擦的声音,各种声音组成的安静。她听到自己内心对他的不舍,对给他造成的伤害的抱歉,可这难得的自由与宁静淹没了它们,且让子弹飞一会吧!
还是有很多不舍,觉得他其实也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差劲,至少生活上他总是委曲求全的照顾自己,至少在自己发火时,他总是一声不吭,总是包容自己,就在昨天晚上,吵架后,他还深呼吸,用了很大的勇气抱住自己,安慰自己,那种大发脾气后的疲劳感,各种无助感一起袭上心头,她抑制不住地哭了,张着嘴巴,泪水夺眶而出,却是没有一丝声音,她身体抖动着,僵硬着,他抱着她,似乎也流泪了,“s,相信我,我会让你放心的。”多么感动,s差点就心软了,然而她想那是爱吗?那样有希望吗?那不过是一种可怜的同病相怜吧!她不要同病相怜!可是她渴望有温暖温馨轻松自由的家庭。没有他,她该怎么办?不管怎样,s还是想充满希望地生活,只是这个结该怎么解开啊!!
s想就算自己不介意,他会完全放下自己的偏见吗?他或许是爱自己的,但这种爱让人压抑,郁闷,没有一丝自由。s脾气不好,她有点爱发火,但几年过去了,应该有所了解,在她发火时他该怎么安慰了,但每一件事,他都一脸无辜地说:“不是我不安慰你,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了解你。”s和他谈,推心置腹地谈,说:“我需要什么样子的安慰,我其实是很柔弱的人,不是表面上那样坚强的人,我希望你多思考些生活上的问题,以便在我无助时帮我一把,出出主意。”
他似乎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称是,然而不几日还是老样子。而且他还经常抱怨“s,你为何都不陪我说说话,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s:“我想和你说,可是我说什么你不明白。而且最后总是你觉得很委屈,我来安慰你。可是我心里的孤独与悲伤,你永远无法理解与安慰,我好累!”
这五年里,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诸如此类以小时计量的谈话,每一次s都感到讲到浑身颤抖,可他还是没明白一点。开始s每讲一次,就充满着希望,觉得他一定也像自己想把日子越过越好, s用生命和他对话,希望通过改变自己,向他靠近,也希望他有所妥协,向自己靠近,这样日子就会好起来,更何况他们还有个可爱的女儿。
但每一次都只是s自己的妥协,他原地不动。s请他带着孩子锻炼身体,女儿自小体弱,他不干;s请他锻炼身体,减肥,他坚持不了,他看上去似乎每天都在感冒,鼻塞,咳嗽;s请他整理一下女儿的视频,为女儿找些优秀的动画片,他至今也没动一下,如今女儿已经快四岁了。最后s什么都不指靠他,全自己来,带着孩子上班,带孩子锻炼身体,读书游戏。一次次的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s受不了了,她拼命让自己死心,绝望,每次要发火时,她拼命告诉自己:绝望吧,付出了那么多身体的代价,妥协了那么多,他都不向我靠近,绝望吧!所以用沉默代替了一切,每当面对面,身体自动开启沉默模式,空气似乎都是凝固的,但这好过希望继而失望的难过。
他说:“我害怕失去你,s。但我不知道如何了解你。”于是他拼命地翻看她的空间,看她的朋友圈,看她脸上哪怕最最轻微的颤动,似乎要找到毛孔里的污垢。结果,他还是不知道她生气时到底需要什么,他还是在她生气时似乎大气都不敢出一下。他容忍不了她对他哪怕是无意的隐瞒,他要求清查,探究。
他以为不提出任何要求,不生气(其实他自己心里总在生气,但他藏起来,他不让她知道自己讨厌什么,喜欢什么,似乎自己不存在一样),她就会满意,可没有,她更不满意,他迷惑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他知道,因为她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的要求,但他偏不去做,还在心里骗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回事。
s走进他的屋子,他们分床睡了。s让自己在他的屋子里伸展了一下身体,她感觉舒适多了。她坐在他的床上,看着他床头的书,又抚摸了一下他的被子,“其实自己也对他关心不够呢,自己没有能力让他轻松快乐,没能力给他一个温馨的家。”平时,他躺在自己屋里,s也在自己屋里,凝固的空气让人窒息,他在自己屋里叹气,而s在屋里给孩子讲故事,假装很好,其实那屋里的一点声响都让s心里紧张不已,她关着门,生怕他走过来和自己说话,但同时s又总想要是能轻松愉快地谈谈话该多好啊!就像所有夫妻一样,自然地放松地随便聊聊家常,生活,狗或者天气。但一开口就是没话找话的难堪。为何就不能像别人一样呢?这在他在的时候,s是从来不踏进他的屋子的。似乎那里是一堵墙,而不是一间屋子。
s饿了。她走进厨房烧水,想给自己泡一碗面。她看到他的衣服,忽然觉得有些亲切,才想起这么多年自己从来没给他叠过衣服。她暗暗在心里责怪自己,继而又想起一次次他带给自己的不安与失望,又及时抑制住了自己对他的关切,她太害怕失望了。那种死而又活,活不如死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s怕极了。
s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把他赶走了,他终于同意了,她想打破环境,想让彼此有距离,重新清醒地认识,到底要怎么样。
s想救自己,救生活,毕竟她太渴望温馨自由的家庭环境了。她想:大家可以亲切发自内心地打招呼,而不是程式化的,一人在家时,是渴望等待对方回家,看到对方进门是喜悦,惊喜,而不是紧张与不知所措;在一起时,是自然轻松地交流;遇到困难时,是大家共同商议,各自有独立的考虑,一起面对,而不是想怎么说可以讨好对方;可以一起游戏,一起阅读与探讨,而不总是话不投机;可以一起寄于了解地调侃,而不需要总是像抓螨虫一样盯着对方脸上的表情……这一切原是多么平常,在自己这里怎么就成了解不开的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结束吧!s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