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会员优秀文集心理随笔散文
聪明与智慧的本质区别在哪?—摘录

聪明与智慧的本质区别在哪?—摘录

作者: 辉姑娘d | 来源:发表于2024-10-12 00:05 被阅读0次

    今天解读的这本书,听书名就很有意思,叫《房间里最有智慧的人》。说到智慧,咱们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概念,叫做聪明。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说一个人可能很聪明,但是他未必很智慧。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会追求聪明,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发现原来智慧比聪明,更重要,更深刻。

    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和聪明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在这本书的一开篇,作者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话说,那是1944年晚春,盟军正在为诺曼底登陆做最后的准备。盟军中英军的指挥官蒙哥马利将军,正在向率领进攻的军官们做最后的任务简报。他的简报目标清晰,部署详尽,无懈可击。而盟军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却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只是在房间里踱着步,与房间里每一位即将率领进攻的将士们深深地握手,表达他最后的敬意。他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无法生还。

    在作者看来,蒙哥马利将军可能发表了一场无比聪明的演讲,但艾森豪威尔才是房间里最有智慧的人。他虽然一言未发,却对临行前军官的心理洞察得更为深刻,也知道什么举动最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在作者看来,这就是聪明和智慧最大的区别。聪明是高效地把事情完成,而智慧是精准地体察人性。聪明是获取可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严密的思考,而后获得合理的结论。而智慧则是理解他人的感受与动机,顺应人性做事,最终找到最恰当的解决之道。想要做成大事,就不能止步于做一个聪明人,而是要成为一个智者。

    今天的这本书,就是要跟我们一起探索,怎样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都是美国心理学方面的重量级专家。一位叫做托马斯·吉洛维奇,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经与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长期合作;另一位叫做李·罗斯,是美国丹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正是一门能让人变得智慧的学科,因为它研究的主题,正是人性。但是,咱们都知道,心理学的理论浩如烟海,难以穷尽。所以,这两位学者致力于研究的是,哪些关键的心理因素,对人类行为产生了最普遍的影响。他们钻研了众多的科学实验,自己也做了很多的研究,披沙沥金,最终总结出了五个人类基本的心理状态,把它们称之为智慧的五个支柱。这五个支柱,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处理人际冲突,看清社会事件,从而活得更加的通透。由于这五个支柱中,有重复的部分,咱们今天这本听书,会把这五个支柱精炼成四个。

    读完全书,我的感受是,如果你接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这几种心理状态,你应该都听说过,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是如此的关键。这也是这本书难得的地方,两位心理学专家用他们的权威做背书,给我们划了一个重点。也用这一本书,凝练了心理学领域的精华内容。

    在本次的听书中,将为你分享这四个智慧的支柱。我将它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第二类是关于,我们如何产生行动。期待你听完这本书之后,能够成为标题说的,“房间里最有智慧的人”。

    一、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客观是你的幻觉

    咱们先来看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咱们先来介绍智慧的第一个支柱,我们要通过这一个支柱,认清一种普遍的心理陷阱。

    这部分的一开篇,作者带我们做了一个读心游戏。我来问问你,此刻正在听书的你,在你的心底里,是不是时常觉得,那些看问题比你更乐观、更激进的人,都有那么点理想主义,甚至有点幼稚;而那些看问题比你更加保守和传统的人,显得与现代生活脱节,不够勇敢呢?

    作者说,他相信这个描述会正中你所想,因为这个表述几乎适用于每一个人。人类会惯常以自己的想法为客观标准,来判断对方处于哪种状态。就像有位喜剧大师说的,“你有没有注意到,凡是开车比你慢的都是傻子,开车比你快的都是疯子?”

    而智慧的第一个支柱,就是要警醒我们,注意这个陷阱。这个支柱是这么一句话:“你所谓的客观,是你的幻觉。”作者说,人类天然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我们感知到的是客观的事实。虽然说起来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观点是主观的,但是我们或许意识不到,我们眼里的事实,也是主观的。

    当我们看到苹果是红色的,海洋是蓝色的,麦当劳的标志是黄色的,我们会认为事物的颜色就是如此,不会想到,其实这是这个物自身的特质跟我们的感官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会说狗是色盲,因为它们不能跟我们一样,看到丰富的颜色。但是我们从来不说自己是气味盲,即使我们的嗅觉能察觉到的气味比狗要少得多。我们打开水龙头,感受到水很烫,会立马惊叹说:上一个人怎么这么能忍受烫。而不会想到,或许是我们自己比较能耐受冷呢。

    人类就是这样,天然地把自己眼里的世界认为是世界本来的样子。研究者把这种倾向,叫做“天真的现实主义”。每一个人都天然是天真的现实主义者。

    那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有什么问题吗?当然,当所有人主观看到的事实是相同的,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当双方对于事实的认识出现极大差异的时候,尤其当人们对于一些涉及关键问题的事实,比如什么是正义,谁该为问题负责等等感知不同的时候,两个人、两个群体、两个国家之间,就会各执一词,爆发冲突。

    在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场抗议冲突。有研究者做实验,向实验的参与者展示了当时抗议者和警察之间真实冲突的片段。他们告诉参与者,抗议者是在抗议堕胎不自由这个现象。结果发现,参与者会因为对于堕胎的观点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事实。那些支持女性堕胎自由的参与者中,有3/4看到了抗议者被警察堵到了门口,并且看到了抗议者脸上尖叫的表情。但是对于女性堕胎权持保守态度的参与者中,只有1/4的人看到了抗议者被警察堵在门口,也较少有人看到抗议者脸上有尖叫的表情。

    你看,即使看到了同一个画面,每个人注意到的事实,也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不同。而连看到的事实都不同,两方论战时,又谈何理性、客观呢?

    还有研究发现,人们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会在众多的事实中,选择性地回忆有利于自己的事实。有研究调研参与者对于六十年代音乐和八十年代音乐的看法。结果发现,偏好于六十年代音乐的人,提到六十年代音乐时,会想到甲壳虫乐队、滚石乐队等等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人。而倾向于八十年代音乐的人,举的例子则相反。他们提到六十年代音乐时,想到的是不怎么出名的音乐人,而提到八十年代音乐时,想到的是迈克尔·杰克逊之类的流行音乐人。

    咱们想想看,如果这两方产生了论战,两方抛出了自己眼里认为千真万确的案例,结果怎么样呢?双方自说自话,根本无法互相说服,分歧只会越来越大。

    在作者看来,想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就要有能力超越这种“天真的现实主义”。一方面,能以更成熟的心态去对待冲突的社会现象,看到主观性对于两方的影响,不会盲目地站边。另一方面,当自己处理冲突的时候,能够按捺住自己的主观臆断,通过细致的调研,尽可能地去还原事物的全貌。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穿越到别人的立场上看待事情,形成多元化的视角。林肯有这么一句话,“我不喜欢这个人,所以我必须更好地了解他。”一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了解他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你可能发现,原来你所认为的事实,其实深刻地受到你自己观点的影响。他人并非不可理喻,只是跟你戴上了不同的遮光镜。你们必须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

    人类会主动创造意义

    好,我们刚才提到的,智慧的第一大支柱,是人类主观认识事物会造成的问题。接下来,咱们来看一看,人类主观地认识世界,有什么好处。我们来介绍智慧的第二个支柱。

    有句话你肯定听过,“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生物。”这句话来自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而智慧的第二个支柱,跟这句话异曲同工,它说的是:人类会主动为事物创造意义。

    我们先来讲一个很特别的实验。你可能听过,有一个有名的博弈论实验,叫做囚徒困境。两位犯罪嫌疑人分别接受审讯,如果他们都保持沉默的话,会被判轻罪;如果他们彼此指控,那么双方都将被判重罪。在经济学里,研究者用这个模型来说明在合作中信任的重要性。而心理学家却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玩出了新花样。

    心理学家好奇,如果改变囚徒困境游戏的名称,会不会对游戏的结果产生影响呢?于是他们告知一半的参与者,他们正在玩一个社区性的游戏;告知另外一半参与者,他们正在玩华尔街游戏。结果发现,游戏的名称对于参与者做出合作或背叛的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认为自己在玩社区性游戏的人,相比于认为自己在玩华尔街游戏的人,选择合作的次数提高了一倍。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社区二字,会让人联想到合作,而华尔街会让人联想到竞争。人类是充满想象力的生物,游戏的名称影响了参与者关于这个游戏是什么的想象,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也就是说,参与者在游戏名称的引导之下,为游戏建构出了不同的意义,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还有研究发现,那些为抚养孩子付出重大代价的父母,不会感到不甘心,反而会格外认为,孩子的长成是他这辈子最欣慰的事情。而当这部分父母获得孩子的经济回报后,欣慰感反而降低了。研究者认为,这也是意义建构带来的影响。这部分含辛茹苦的父母,为抚养这件事,构建了极大的意义感。他们沉浸在这种意义感之中,感受到了自己行为的崇高性。而经济回报,反而解构了这份意义。

    人类会构建意义这个能力,太重要了。在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看来,它可以调动人类的潜能,让人类愿意为了一个理想中的未来付出行动,这促进了人类的发展。而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就需要懂得利用意义建构的威力。通过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意义建构,从而引导自己或他人,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行动。

    具体怎么做呢?作者说,有智慧的人会懂得用语言为事物构建意义。所以,他们会格外留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你发现没有,当我们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不自觉地为这件事物赋予意义。想想看,为什么我们会叫军事行政机关“国防部”而不是“战争部”呢?对于成年人接受父母礼物的行为,我们该叫它啃老,还是亲情呢?乍一听,好像都差不多。其实,不同的命名背后,就透露着不同的意义建构。

    再比如说,我们应该怎么描述自己的工作呢?就像那个经典的故事,三个工匠在堆石头,第一个工匠说,自己在做枯燥的工作;第二个工匠说,自己在养家糊口;第三个工匠说,自己在建造一所教堂。这三种表述构建起来的工作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一个懂得谨慎选择语言,从而构建自己影响力的人。正如我们在智慧的第一个支柱说的,客观,是一场幻觉。有的时候我们要去伪存真,避免陷入这场幻觉之中,但有的时候,我们也要因势利导,利用这场幻觉,构建意义,引导行为。

    二、我们如何产生行动?

    人类行为不是被目标推动,而是被情境推动

    好,以上是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内容,咱们分享了智慧的两个支柱。接下来,咱们进入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如何产生行动?在这一部分,我们要搞清楚人类行为的底层密码。

    如果我问你,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你可能会马上想到,是目标,是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等等。但是,作者说,我们特别容易忽略一个因素对于行为的微妙推力,这个因素,就是情境。智慧的第三个支柱,是这么一句话:人类不是被目标驱动行动,而是被情境驱动行动。

    我们会听到这么一个说法,说是凶杀案或者某个丑闻发生之后,肇事者周围亲近的人会表现出极大的惊讶。因为这个人在他们眼里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他们实在想象不到这个人会干坏事。作者认为,这可能真的不是因为这个人会装,而是这个人的品性不坏,但是在特殊的场景之下,情境因素微妙地诱导出了他人性中的恶。这种情境也未必是威胁、逼迫,可能就是一些情境的细微变化,但是对这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曾经有人做实验,让大学生假扮狱警和囚犯,在监狱中生活。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下,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残暴,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消极服从。这个实验就生动地展示了,情境可以迅速改变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不仅恶事容易被情境诱导,善事也是如此。有研究者调查过不同的国家器官捐赠率为什么那么不同。研究者起初假定,这跟国民的道德素养有关,后来发现,捐赠率的高低取决于一个特别微妙的因素,就是捐赠的参与方式。有的国家的参与方式是:除非你主动退出,否则就被视为捐赠者;而有的国家则是你需要主动地去选择加入捐赠。调研者发现,需要主动选择退出的国家的捐赠率接近100%,而主动选择加入的参与率只有15%。造成这么巨大差异的原因,其实只是捐赠政策提供的默认选项不一样,也就是做捐赠选择时的情境不同。

    正因为情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巨大,作者提出,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一个场论者。在对一个人的行为下定论之前,除了去考察这个人的过往经验、自身的品行等等,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个时候他所面临的情境压力是什么。而一个智慧不足的人,会被情境构建的假象蒙蔽,产生归因错误。

    咱们再来看这么一项研究。研究要求,参与者向其他人提问,问题越冷门、越刁钻越好。比如,晶体管的发明人是谁?谁在某某电影中扮演了门卫的角色等等。接着,研究者调查回答问题的人,他们对于出题者的知识背景有着怎样的评价?这些回答者都认为,提问者对于获取知识有不同寻常的天赋,这么冷门的知识都知道。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个实验设定里,提问者是站在自己的知识背景下来提问的。这个站位,赋予了他极大的信息差优势。提问者极有可能只是碰巧知道某个特定主题的知识,甚至是可能在前一天晚上在电视上看到了某个问题。只是他的站位,造成了他知识储备丰富的假象。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对这个人下结论之前,会多思考一步,我是否完全认识到了他所处的情境呢?

    好,以上咱们说的是情境理论的第一个作用,那就是能帮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情境理论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此。既然情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巨大,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一些小小的情境设置,来诱导我们或他人做出预设的行为呢?对,咱们要讲到的就是那个经典的理论了——助推。

    所谓助推,就是充分利用情境的力量来引导正确的行为发生。说白了,就是为你鼓励的行为设置畅通的渠道,让它的实现变得容易,为你需要阻止的行动设置障碍,让它行动起来变得困难。比如说,想让自己多喝水,就买一个漂亮的运动水壶,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你就不会忘了。想让自己少吃甜食,那就去买小包装的甜食,用小一点的勺子来吃甜食,等等。

    作者说,一个有智慧的人,完成大事的秘诀不是靠意志力,而是为改变创造一个有利的情境,一个顺畅的通道,让球先滚动起来。或许有人曾觉得,助推这类的方法是小把式,但今天咱们可知道了,这是在利用人类最基础的心理状态,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解决方案,咱们得重视起来。

    不是因为相信而行动,而是因为行动而相信

    好,刚刚我们提到的是,情境对一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微妙的影响。其实反过来,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他怎么去理解情境,甚至怎么理解自己。接下来,咱们就来分享第四个智慧支柱,也是本次解读中要分享的最后一个观点,叫做:人不是因为相信而行动,而是因为行动而相信。

    我们通常觉得,人能产生某种行为,是因为头脑中先有了相应的念头。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行为先发生了,接着触发了相应的认知或者情绪。

    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相应的经验。当我们故意调高步速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得积极起来。还有一句话叫做,“Fake it till make it.”假装成功,那么你就真的成功了。这也是在说,当你去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认知就真的会发生一些变化。还有一类现象是,当你为一项事业付出的越多,就会把这项事业看得越重,对一个人付出的越多,就会认为自己越喜欢这个人。这背后的原理,都是行为引导认知。

    这个观点,也有很多的实验做支撑。我举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有研究者发现,当一个人被要求一边将手往外推,一边完成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对这项任务的评价就会变低,因为往外推这个行为,引发了他对这个任务的抗拒。

    那知道了这个理论有什么作用?它为我们如何了解和改变自己提供了方向。如果你想要改变情绪或者认知,与其自我安慰或者自我说服,倒不如先去改变行为。比如,你想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就先做出微笑的表情。你想要让自己热爱一件事情,就先投入去做,把内心的纠结,各种正面的、负面的想法先放一放,动起来再说。行为到了,思维自然就变了。

    行为决定认知这个理论呢,也给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我们以前可能会觉得,通过行为去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有点肤浅,也不准确。但是基于这个“行为决定认知”的理论,要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恰恰要通过行为。比如,你拿不准你喜不喜欢一个人,但你发现你总是忍不住找他聊天,有什么好事都想着他,或许你就是喜欢他的。再比如,你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那就可以观察你自己,在什么事情上你投入的时间精力最多啊?那件事情就是你喜欢的事啊。

    你看,与其苦苦地去琢磨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心理状态,最后得到一团模糊的混沌的感受,倒不如简单直接一点,通过行为去推断认知。因为行为对认知本来就有着巨大的影响啊。

    好,到这里,咱们把智慧的四个支柱介绍完了,这本书也为你解读完了。这本书的书名叫《房间里最有智慧的人》,探讨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作者分享了四个智慧的支柱,也是四个人类最普遍的心理状态。或许心理学领域我们还有很多的知识没有涉及,但是这四个心理状态是最核心的道理,需要优先掌握。

    智慧的第一个支柱说的是,“客观是一种幻觉”。第二个支柱说的是,“人类会主动创造意义”。这两个支柱都在强调,人类是无比主观性的生物。而且,这种主观性是有双面作用的。一方面,它会引发分歧,这提醒我们要去伪存真,避免陷入主观臆断之中;另外一方面,它赋予我们建构意义的能力。我们要利用这种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智慧的第三个支柱说的是,“情境影响行为”。第四个支柱说的是,“行为决定认知”。这两个支柱都在提醒我们,人类的行为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它极容易受情境的影响,而它对我们大脑认知的影响,也超乎想象。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四个智慧的支柱,理解成四个思维模型。我们不常说,人要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处理问题才游刃有余吗?今天,咱们就把这四个思维模型收纳到工具箱里,以后遇到问题,尤其是跟人有关的问题,记得把这几个模型拿出来用一用。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与智慧的本质区别在哪?—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qn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