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思有恒(二)

致思有恒(二)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6-09 09:03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3-22-2

    【原文】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白话】夫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话说得真好啊!《易经·恒卦》的爻辞说:‘人不能恒久地追求德行,羞辱就会随之而来。’”夫子说:“没有恒心的人也用不着去占卦了。”

    【思考之一】夫子在引了恒卦爻辞之后,为何又补了一句“不占而已矣”

    本章是夫子专门论述恒心恒德的一章,也是《论语》中唯一直接引述《易经》的一章,在《论语》中显得非常特别。夫子晚年特别喜欢研习《周易》,并赞述十翼以阐发其深刻德义,以至于“韦编三绝”,他曾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其实,夫子早年也非常喜欢《易经》,只是未得到《周易》而研读。《孔子家语·问礼第六孔子说“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这应该是孔子年轻的时候,曾想了解殷代的礼制,所以前往宋国,但也已无法考证了,但在那里得到他们的易书《坤乾》,并说我从中看到阴阳变化的道理。这《坤乾》应该是殷商时期的易书——《归藏易》吧。

    夫子重视《周易》的原因是因为其中蕴含“德义”,就算是祭祀和卜筮了,也不是为了求福求吉,而是为了明了是非,进德修业。《周易·系辞下》夫子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学易就是为了要了解天地万物的奥秘,把隐藏在偶然事物现象中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以易理来帮助人们立定志向,开创内圣外王之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易理来解除宇宙人生中的各种疑问,所以祭祀、卜筮都不只是为了暂时的趋吉避凶,根本还是为了从源头上认识吉凶之因,进而舍恶取善,明德修身。正如明儒刘宗周所言:“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人得之以为心,则为恒德。善人君子圣人之学,皆由此而进之,所谓恒其德也。德不恒,则立身皆败矣。”

    所以,夫子在引用恒卦爻辞后,特意又补了一句“不占而已矣”,或许是在告诉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恒心,就知道他的未来了,根本不用去做什么占卜算命。因为一个人如果缺乏恒心毅力,不能坚持做一件事,做事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做人见异思迁,三心二意,这样的人是一定不会成事的。而一个人做事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做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忠心无二,抵得住诱惑,扛得住挫折,这样的人必有大成。

    张居正对此总结道:“‘《大易》之戒,明显如此,人但不曾玩其占而已矣。苟玩其占,岂不惕然省悟哉。’此可见天下无难为之事,而人贵有专一之心。君子恒其德,则可以为圣贤;圣人久其道,则可以化天下。若以卤莽灭裂之心,而尝试漫为天下之事,是百为而百不成者也。”夫子引用恒卦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就是为了让我们引以为戒,猛然反省,清楚了知“无恒”会带给我们哪些不良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有恒又会有哪些特别的好处。就是说,只要我们培养出专一恒常之心,天下必无难为之事。因为君子只要恒其德,就可成圣成贤;圣人则安住在恒德中,如天地日月般永久地行持大道,化育天下万民。如果明明了解这些,却仍以一个草率鲁莽、轻忽散漫、进退非恒的心做人做事,那么实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悲了,因为结果只有一个:任做何事,皆无所成。

    【思考之二】学完本章后,对培养你的恒心恒德有何启示

    本章夫子特别强调恒德,目的是期勉我们于圣贤之道以持之以恒的德行,坚持心性向内修学,学为修己,下学而上达,持之以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有恒心还是无恒心的人,其实都不必去占卜,有恒心的人不用占卜,因为他能靠着反求诸己的修学方式改变命运;无恒心的人,占卜了也没用,因为他根本上并不具备改变命运的能力,所以也不用占卜。

    观察我们自己,做任何事都很想无往不利,马到成功,但实际的状态却常常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又见异思迁,半途而废。老师说,“此初不应率尔而行,当善观察,见其能办,次乃进趣,若不能者则莫趣入,与其既行中间废舍,莫若最初不趣为胜。”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很轻率地就开始去做,要好好地善巧地观察,了解的确能做,然后就去办。假如说觉得不行,那么先不要去做。与其中间做了以后退舍退缩,不如最初不做。为什么?因为不论做什么事情,这次中间弃舍了,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将来做什么事情都会这样的。

    如何加以对治呢?首先,要确立一个高远的人生目标,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以儒家学说来最究竟圆满自己的人生,就是要行仁道、成圣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一个慕道之士,不可以不行仁道、不弘仁道,把这个事情,完完全全作为自己的事情,作为自己的本份,要心心念念一直放在心上,念兹在兹。要存有一颗“恒德”之心,至死方休。其次,要始终如一地依靠圣贤老师其三,在老师指导的同时,还要与同学一起相互学习,切磋琢磨《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因此君子必须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人和环境。那最好的环境在哪里?诚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只有置身在儒家文化的师友环境中,才会有愈挫愈勇的效应,才会有源源不断向上突破的动力,从而炼就一颗永恒的向善之心。

    对一个想要提升生命的人来说,选择有仁德内涵的老师,不离不弃地向他学习,选择一个成长的环境至关重要。“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为什么呢?因为有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比如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我是否一定要骂他;人家欺骗了我,我是否一定要恨他;这个人对我不客气,我是否一定要还以颜色等等。面对种种境界,想要打造一个永恒的向善之心,必须要依众靠众,与同学切磋琢磨,打磨掉身上很多错误的知见和恶劣的习气。有位大德说:“一个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个人走一步。”

    在迈向圣贤之道的生命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和懒惰懈怠、退缩怯懦、进退非恒这些习气展开拉锯战,单靠自己那点微薄的力量是难以与之抗争的。惟有依靠师友的支撑与策励,才能勇于突破自我,不断长养恒心恒德。因为师友历经磨砺,走在前面,他们有着丰富的战胜自我的经验,永远会给予我们突破困难的智慧与力量,帮助我们挺过最艰难的时刻,迎向光明与希望。“在自己的起点上,能学多快就多快,慢也不必苦恼。这样老老实实一步一脚印地走,即使你学得最末,能始终不退,这种坚持的精神也是最为稀贵的,定会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思有恒(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r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