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
何为师?
中国人的传统师观里,
德高者为师,要道德表率,身端言正。
学高者为师,要对天下无所不知。
技高者为师,要有一技之长。
年高者为师,要年岁渐长,人生颇丰。
但在孔子眼中,人人皆可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无论年长年幼,高低贵贱,
只要有道,就有师。
图|空谷寻芳 ©
以父母为师,学以立人
人在年少的时候,
空白好似一块原石,
父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或成一块美玉,或成一块顽石。
但许是因为代际的关系,许多少年不听父母言,
总觉得他们是老顽固。
殊不知,以父母为师,可学立人,
因为他们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梁启超是中国优秀的父亲。
子女自小以他为师,学梁启超的为人之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亦学梁启超的生活趣味,
梁常说:“人生有趣,方有价值。”
最终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诚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父母,
但我们可以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
让孩子学以立人。
因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图|空谷寻芳 ©
以师父为师,学以立业
谚语道:不经一师,不长一艺。
师,教我们技艺以立业。
我常怀念中国的师徒制,
一个少年在老翁那里淬炼心性、戒骄戒躁,
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代教育并非师徒制,
同样是教人立业,
却少了师徒制的精神。
“慢工出细活,细工出巧匠。”
所有的志业,都是时间喂出来的,
当代人学习太着急,
恨不得一日便知天文,两日就知地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庖丁把解牛一事,细心专研十九载。
到最后才能目无全牛,刀过之处,如土委地。
慢工细活,才是学艺立业的捷径。
图|空谷寻芳 ©
以友人为师,学以立性
“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间的差距,在习性的养成。
以善友为师,能学养出好的习性。
古人常说: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交友的环境,会雕琢人的习性。
丰子恺与李叔同是莫逆之交,
李叔同说:“先器识,后文艺”,
是说学艺要先学做人,
李叔同的善良和温润,影响了丰子恺的艺术性情,
丰子恺漫画中,处处可见对自然万物,人间疾苦的关怀。
以友为尺,以师为度。
不过就是古人常说的那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图|空谷寻芳 ©
以自己为师,学以立心
以他人为师,也别忘记以自己为师。
师他人,习学识与技艺。
师自己,习力量与思想。
古时凡人师贤人,贤人师圣人。
而圣人则自师。
因为不是所有时刻,都有老师解惑,
生活中,最后仍要以己为师。
以经验为师,以志趣为师,
揽镜自照,内观我心。
把所学所知,内化后构筑成基石。
这基石,是行之于世的准则。
是面对失败的力量。
让我们不惧歧路,找寻方向。
让我们与众不同,不同凡想。
这才有一颗强大的心。
以已为师,方能立心。
图|空谷寻芳 ©
好奇为师
师者,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每个人降生于世,必有对大千世界的疑惑
从孩童的:天为什么是蓝?
到青年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老去时:人死后会是什么样?
年岁渐长,不见得学识变多。
发落鬓白,不见得疑惑有解。
一生很快,疑惑伴随一路。
唯有以好奇为师,才能打破这时光的壁垒。
师人不如师已,师已不如以好奇为师。
只要我们葆有对世界的好奇心。
便永远能迎着困惑。
抵达真相。
愿你在今日,
无忧也无惑。
图|空谷寻芳 ©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