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渣学校意味着渣教学,渣教学意味着渣学历,渣学历意味着渣就业,就算以后考了研究生,也有可能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不过关而被拒之门外。”真的是这样吗?普通大学有那么不堪吗?
90%的二本三本考研人坚持下去的理由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在这样的学校里,你能找到聪明的同学,能找到用功读书的同学,但就是很难找到比你聪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迟早有一天,等你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那些能吸引风投的创业机会、那些留给下一辈配置社会财富的渠道,已经被这类人牢牢占据了。当然,慢慢你还会发现,这类人往往情商高、涵养好、家里也有背景。噢,对了,恰好还比你帅。
然而这些人,你在你的大学里,一个都没见过,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被大学耍了,但是你已经很难去弥补了。就算你还能重新鼓起勇气上路,但还能够给你留下的路,已经很窄很窄了。
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榜样。同时,学校又热衷一轮又一轮地宣传和神话这些人来鼓吹自己的办学成绩,而且越是层次低,学校的举动越夸张,从挂红榜到开专场报告会。
于是,初入大学的你,你会不由自主地认为:
哇,过六级好厉害噢——于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
哇,过会计从业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或许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龄人(或许曾经是你的同桌),在他们的生活里: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很多同学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
也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可是四年的耳濡目染,让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的那些分数了。
因为这四年你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预判,因为你扒拉扒拉周围的人,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准做不到,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于是久而久之,你们的差别已经变成了质的差别。
我一直相信,所以决定考研、将要考研和正在考研的人,90%都是跟我一样的心态:我们处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环境中,别人或许觉得,考上了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工作一样挣钱一样这样过一生?然而,只有你知道,不一样!更高的平台,更高的起点,终究会给你带来更广阔的天地。
求上则可能居中,而求中则可能居下。18的考研er,为不甘而战,为梦想而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