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习期间跟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车队应该是我这期间最自豪的事情了吧。稿子洋洋洒洒地写了五千多字,全篇下来并没有错字,语句逻辑上的不合理也仅有一句长句(个人觉得只是比较拗口而已)。
其实我之前是一个错字连篇,语病连连的小二货,古人是这么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练就的这一手的好基础真的是得益于跟学中文的梁老师走得比较近的关系。
车队的队长看得出来是一个有一定文字功底的理科生,每每谈及文字相关的话题我总是格外小心,生怕丢了我们新闻系的脸。刚开始跟访他们的时候,也是他们刚开始训练没多久的时候,看他们一个两个的皮肤虽然不白,但也没有现在黑得发亮(一周之后就黑得发亮了)。那天我装备齐全地站在他们围起的校道旁边看着他们在练车,旁边的小学弟很热情,跟我有一句没一句地瞎唠着他们车队。
加班到凌晨四点、天气太热直接睡路边、夏天练车热的脱水云云。
讲到大学团队合作、加班、比赛什么的,因为年龄相仿,我很有代入感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呢?我回想了一下,无非也是和他们一样,在开会、排报纸、拍微电影……
接任红树林全媒体中心(当时也是刚刚由红树林编辑部更名为红树林全媒体中心)的副总编后,课多、作业多、任务多……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二)
接广西高校心理健康微电影的摄制任务讲来真是鬼使神差啊。是3月初吧,当时还跟着魏导在广西助学微电影的剧组里做场务,杀青戏拍到一半被韦老师紧急呼到办公室,她罗列了一连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给编委们。当时老师讲的话我如今还记得十分清楚,谈及影视项目她说;“还有一个项目,美思已经在做了,影视制作团队,是一个创业项目”我当场就懵逼了。事实上,我只是在拉助学微电影的赞助的时候,赞助商问我是否有兴趣接一些房地产的单子,八字还没一撇呢。老师用询问式目光环视四周,在场的编委默不作声。我做的是新媒体中心的副总编,素来没信心做影视这块的工作,进助学的剧组也不过是我自己深感这块短板想要学习,学长也有意培养。况且现场有影视中心的编委在,怎么想都没想到会给我做,我本无意拿下这个项目。
不过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做影视且能胜大任的编委已经揽活了,梁老师坐在我身后,在韦老师环视一周后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她说:“让美思做就好了,她不是正在做吗?韦老师用询问又恳切的目光看着我,我思忖了一下点头,“好吧”。最后我们用一个名为“MIX微电影工作室”的五人团队成功申报了那个自治区级项目。那个会议我真的是开得一脸懵逼,什么都没弄懂,就接下了两个大创项目并且都是以主持人的身份。
(三)
极其简陋的开机仪式直到5月上旬,编委群里老师下发了心理健康微电影的参赛通知,韦老师鼓励现任甚至是前任编委参加比赛。因为之前红树林拍微电影跟一些学校部门发生过不愉快,群里久久没有回复……
刚看完文件我其实就有想法了,虽然也介意之前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决定试一试。最后我还是得到队员的支持决定接下这个任务,这将作为微电影工作室的结题成果。事后姚书记和梁老师提到,当时我在群里说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她们格外感动呢,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按主办方要求,6月15日就要把作品上交,其中还要写几千字的介绍、做预告片、花絮、海报什么的,我们头都大了。(一部十几分钟的微电影制作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
当时给了我们两三天的时间撰写剧本,学校层面要评比出两部作品进行拍摄,一部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一部代表个人参加比赛。我作为编剧,苦苦思量找不到好的点子。每天夜里抱着电脑在床上也打不下几个字,做梦都在被催着交剧本,早上6点不到就醒来,查阅资料。
很庆幸的是,最后一天的早上找到了好的案件进行改编,《流言》剧本总算是交上去了。
当时正在进行的还有另一个剧组(《谜情》剧组)的拍摄工作(我们班的期末作业)、报纸《红树林》的执行主编。本来作为制片人的期末作业剧组因我自己实在太忙了申请调到了主演。不过当时剧本讨论、联系演员之类的工作还是我担任的。最郁闷的是,监督报纸编辑回到宿舍已经晚上11点左右,中午也没有休息,组里面把剧本传出来我看了一眼都要哭了。花了两个星期写的啥玩意?烧脑的惊悚片?虐心的爱情片?混乱的伦理片?简直四不像!
后来的情况是,我在电脑前安安静静地改剧本改到了凌晨3点,编剧在床上睡得不亦乐乎,当时真的是想弄死编剧扔到海里喂鱼啊!!!说好的编剧还要主演来填坑,我真的是分分钟想杀人!
(四)
话题回到我导演的《流言》剧组,其实当时交到学校的剧本就三部,他们非评选了半个月不可,任我怎么催。5月30日,我打通了梁老师“最后”一次电话,我准备告诉她如果今天再不决定好,给我代表学校的我也不会做了。6月15号交成品,5月30号都还没选出来,我拍不下去。其实我真的很希望,别选上了,时间真的太赶了。
很幸运,也很不幸,选上了。
最后学校层面的评委还要两个剧组进行PK。也就是在6月7号的时候把成品交上去,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决定那一部代表学校,哪一部是学生参赛。
…………
真的很浪费我们时间,如果不是需要中间看成品,我们也不至于还要花掉一天时间来提前剪辑没有拍摄。虽然,最后两个剧组都只能拿一些镜头给评委老师看,但是,到现在我还是十分反感这种“乱指挥”的行为。
我还清楚记得,5月30日确定后,我赶忙准备写分镜头脚本(正式开拍是6月1日),我忙得全然忘记那天是儿童节,很久之前我曾计划给弟弟过节的。
5月31日,我外出打针,电脑揣在背包里,我需要在公交车上半个小时左右。坐稳后我掏出电脑放在腿上开始噼噼啪啪地写脚本,在医院吊点滴的时候也是噼噼啪啪地写脚本。当时护士惊呆了:“你太拼了!”她惊呼,我苦涩一笑,这不是有坑队友的评委吗?
主演兼剪辑的清清当时也忙得不可开交,社联的工作、她自己的演讲比赛、还有她和剧组杰哥的期末作业(《她男朋友》剧组)……
我记得她当时发了条微博,内容是:“是什么让你我练就今天这一身本事,公交车上剪视频,写剧本,熬夜早起,通宵干活,电视剧可以用听的……怪谁呢,都是我们自己自找的都。”唉,不得不赞啊。
(五)
《流言》拍摄用了七八天时间吧,请假拍的,后期剪辑用的时间比较长。那时候感觉自己好久好久没上过课,心里特别虚。
为了拍1分钟的哭戏,剧组人窝在2楼洗手间整整一个下午。清清哭得辛苦,摄像杰哥和小三(因名字中有“三”字,我们常这样称呼他)拍得也辛苦。杰哥为了拍到好镜头,爬到1米高的洗漱台上,结果脚滑摔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啊,他一下子抱住摄像机脚先着地摔下来,脚受了伤。当时剧组都吓傻了,他缓了好久才一瘸一拐走了几步路,嘴里一直说“没事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鬼知道我当时多担心,多自责啊!!!
剧组午休的时候我就去2栋201看着编辑们编排报纸,下午继续拍摄,晚上拍到11点半,回到宿舍洗澡后还得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同时,另一个剧组也开工了,作为主演的我(啊,从那之后我对上镜就极度排斥了)就听从导演安排,自己再对心理健康微电影运筹帷幄,我也不知道怎么搞过来的。
片子后期花费的时间也挺多,作为导演,从拍摄、配音、后期一直跟着。一稿根本看不下去,配音基本上是全毁的,所以指导老师才给我们申请了宽限两天重新配音。
清清为了配一两句话能搞半天,她整个人从演戏、剪辑、配音、对嘴型……那么有限的时间,每一项工作都能让人奔溃了。其他学播音专业的配音也十分吃力,看了片子之后得慢慢酝酿、慢慢练,一句“陈默,你来好早啊!”就配了两个小时!
幸好有清清分担一些,我还能抽出一点点时间回医院吊个点滴,不然真的会晕过去!简直要哭啊。
最后再熬了三个晚上把片子交了上去。我不会剪辑,也不会做字幕,就陪着他们在201通宵。那时候报纸已经合版了,我在旁边校对,他们时不时问我配乐的意见、剪辑的意见……在7点左右,姚书记给我们叫了外卖,还吩咐直系的学弟给我们买了许多瓜果,她自己也是和梁老师在4楼办公室加班到很晚。10点多的时候她们下来看我们,跟我们一起看半成品,反复叮嘱我们要早点回去休息,自己却回办公室加班去,当时挺感动的。不过我们最后还是通宵了一夜又一夜。
最后片子出来,时间已经到了期限。虽然指导老师还有许多意见,还是这样交上去了。
在201通宵做后期的我们(六)
清清和杰哥也回到自己的《她男朋友》剧组赶拍微电影,我也回到《谜情》补一些剧组镜头,然后全心修改报纸。
当时已经临近大四毕业典礼了,为了能让毕业学长学姐们能看到我们为他们做的报纸,我也是日夜赶工。
报纸问题多得令人头大,拖稿的,错别字,排版字号、字体不对……最后合版,我还要自己用一个周末的时间从早上7点坐到晚上11点,一直改一直改,晚饭都不吃,学妹帮我带的一杯奶茶就熬过来了。
后来,我自己在301熬了一夜。没觉得害怕什么的,当时的注意力全都在报纸上,错别字改了还有,病句改了还有……真没工夫注意身后是不是有个鬼什么的在看我。
最后,我在凌晨6点左右把报纸发到了印刷厂。熬了一夜,感觉全身上下都是油,难受得要命,就到洗手间简单洗了个脸。
我下楼看到警务员坐在大厅门前,也没心思打招呼,径直走回了宿舍,早餐也没胃口吃,肚子咕噜咕噜叫不停。
(七)
这好像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段时光:钦州学院的夜空和凌晨都亲眼见证,各种焦躁天气里的汗味都闻到了;奔波、疲惫、厌倦、生气……五味杂陈。
那时候我和清清都很感慨。看着宿舍里开着风扇、空调睡觉的小妞们,我们常常羡慕得不得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像我们这样,选择这么辛苦的路来走?我常常这么想。
直到专访了车队,他们带我回忆起了这一段终身难忘的时光。
青春、奋斗、团队、艰辛、通宵……
这一些,我们都曾经历或者仍在经历。
我们不属于同一个团体,但我们有同样的气质与追求。
梦想,不分你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