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的“心理味”在哪里?
------参加2021年济源市心理优质课复赛观摩的思考
王秋霞
思考点二:心理课的取舍与优化
我在心理课的听评时,发现许多同仁对于活动择取会出现选择性困难,这个想保留,那个也不舍得丢,反而失去重点,消弱了整体效果。
根据“学会自我保护”一课,谈一谈我的一点思考。
一、导入
开场前教师迅速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漂亮的蜗牛,提问同学:用手去碰一碰蜗牛的触角,它会缩回去,这是为什么呀?——它是在保护自己。——动物尚且如此保护自己,那么我们呢?今天的心理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享《学会自我保护》。
我有点好奇:用蜗牛来引出主题,在整节课中的作用有多大?
二、我是谁?
教师现场招募8位同学模拟情境。一位同学A戴上眼罩站在圈内,其他同学根据多媒体上“请志愿者们推A同学!”的提示采取行动。
模拟结束后,教师引出校园欺凌及“欺凌者、旁观者、被欺凌者“三种角色,依次邀请角色扮演者依次分享感受。
这个设计很赞。
但,我有一点好奇:怎么设计能再逼真一些?如果设计不同的任务纸条,会发生什么?是否会出现真正的协同者、旁观者?
三、校园欺凌的类型
“除了肢体欺负,还有哪些时刻,让你有过这种受伤的感觉?“
这个问话很温柔、委婉,比”你还有哪些被欺凌的事情“更有温度,直接触及到学生的伤痛感受。
听到如此引导,我以为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准备真刀真枪搜集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还是我想多了。
根据学生分享的“起外号、嘲讽、冷落、被孤立、提意见不被采纳、不被朋友理解”等时刻,教师多媒体呈现了欺凌类型:肢体,言语、关系、反声性欺凌,网络欺凌。
这个操作似乎影响了整堂课的连贯性。
我又好奇了一下:欺凌类型是否对学生有用?如果有用,怎么呈现、占比多少更合适?
四、我怎么了?
“回到刚才的活动,你曾经体验过谁的心情?当时发生了什么?把它画在纸上。
这个问话,直接把学生带到不同的位置上,替换了”你曾经当过欺凌者、旁观者、被欺凌者吗?如果当过,当时情境是怎样的?“这个问话,已经没有再精简的可能了。
教师的引导语也很赞。”也许是你曾经听到的一句语,语言暴力虽不伤身,但却攻心;也许是一次冲突,现在想来仍然心有余悸;也许是你被孤立的瞬间,也许是发生在虚拟空间……请将你的故事画下来吧。“
随后,同学B讲了“自己目睹某同学被围堵”的故事,教师提问大家: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什么角色?你想对故事中的旁观者、被欺凌者和欺凌者,说点什么?
我有点好奇:先请一个学生分享再小组讨论,有何用意?
教师很快给出了答案:“刚才我们以同学B的分享做了一个示范,现在回到小组,共同挑选一个本小组的案例进行讨论,并对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分别给出具体建议。“
我非常疑惑:借着B同学的故事,已经分别对三个角色建议过了,还要再建议吗?除了审时度势、先保护好自己,寻求帮助,及时求助父母、老师……还能讨论出什么新花样?
带着这个疑惑,我观察了小组讨论,他们都在分享故事,学生对“故事”的关注远远大于“建议”。
后来的两位学生在公开分享时,依然停留在讲故事层面,看来学生表达故事的愿望很强烈。
我的好奇是:学生在哪个环节最有话说?如果让同学先讲讲故事,最后再统一根据这些故事,发表心声、建议和对策,是否更贴近需求?
还有,最精彩部分在画面分享+讲故事,我们备课时,这个环节怎么呈现更适宜?如果借助“投屏、手机“等科技手段,把学生现场生成的作品即时投放多媒体,那将会有怎样的效果?
五、课堂总结
学生在“(也许)我曾经是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我想对自己说……“的完型填空中,为这节课划了句号。
关于这个“也许“二字,加上还是去掉,我琢磨了好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