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

作者: 格子盒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20:15 被阅读0次

《雪夜》

作者:(法)莫泊桑

黄昏时分,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的雪,终于渐下渐止。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进入了梦乡。或近或远的山谷、平川、树林、村落……在雪光映照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雪后初霁的夜晚,万籁俱寂,了无生气。

蓦地里,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叫声,冲破这寒夜的寂静。那叫声,如泣如诉,若怒若怨,听来令人毛骨悚然!喔,是那条被主人放逐的老狗,在前村的篱畔哀鸣:是在哀叹自己的身世,还是在倾诉人类的寡情?

漫无涯际的旷野平畴,在白雪的覆压下蜷缩起身子,好像连挣扎一下都不情愿的样子。那遍地的萋萋芳草,匆匆来去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无迹可寻,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依旧伸展着槎牙的秃枝,像是鬼影憧憧,又像那白骨森森,给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茫茫太空,黯然无语地注视着下界,越发显出它的莫测高深。雪层背后,月亮露出了灰白色的脸庞,把冷冷的光洒向人间,使人更感到寒气袭人;和她做伴的,惟有寥寥的几点寒星,致使她也不免感叹这寒夜的落寞和凄冷。看,她的眼神是那样忧伤,她的步履又是那样迟缓!

渐渐地,月儿终于到达她行程的终点,悄然隐没在旷野的边缘,剩下的只是一片青灰色的回光在天际荡漾。少顷,又见那神秘的鱼白色开始从东方蔓延,像撒开一幅轻柔的纱幕笼罩住整个大地。寒意更浓了。枝头的积雪都已在不知不觉间凝成了水晶般的冰凌。

啊,美景如画的夜晚,却是小鸟们恐怖颤栗、备受煎熬的时光!它们的羽毛沾湿了,小脚冻僵了;刺骨的寒风在林间往来驰突,肆虐逞威,把它们可怜的窝巢刮得左摇右晃;困倦的双眼刚刚合上,一阵阵寒冷又把它们惊醒;……只是瑟瑟索索地颤着身子,打着寒噤,忧郁地注视着漫天洁白的原野,期待那漫漫未央的长夜早到尽头,换来一个充满希望之光的黎明。(最美的散文:世界卷)

赏析∶这是一幅19世纪法国农村雪后初雾的雪景图,也是一幅当时法国死一般沉寂的社会风景画。文章写得形神毕肖,令人拍案叫绝。之所以如此感人至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观察细致入微,抓住了事物特征。文章极力渲染“万籁俱寂,了无生气”的凄凉气氛。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旷野平畴,芳草和浪蜂蝶阵,都已无迹可寻,连星星也感叹这寒夜的落寞,小鸟也恐怖颤栗,备受煎熬。2、写景逐层深入,烘托渲染。作者从黄昏落笔,写到月亮升空,达到终点,东方露出鱼肚白。景色越来越深,景致越来越奇。用狗吠和像“鬼影”、“白骨”的老树,像“水晶’认似的冰凌,小鸟的感觉等来烘托渲染,突出了寒夜的悲凉、凄清和死一般的沉寂。3、巧用修辞,描写出神入化。文章运用象征和比喻,突出了雪夜的凄冷。用拟人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知觉和情绪。正如诗人王国维所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正是这样生动写景,巧妙而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悲凉、肃杀、毫无生气的社会的强烈愤慈。4、结尾奇瑰,画龙点睛。作者借小鸟的希望点明主旨,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社会变革的殷切企盼,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给凄凉的寒夜点亮温暖的火光,盼望漫漫未央的长夜早到

相关文章

  • 2018-12-12

    雪夜…

  • 夜归人

    雪夜静谧无风扫 想起风雪夜归人 曾是风雪夜归人 现在雪夜等归人 一代一代相似行 生命轮廓相似形 金钻兰花绿叶阔 卉...

  • 雪夜!

    临摹的雪夜!

  •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雪

    长安风雪夜

  • 夜归

    风雪夜归

  • 寒风雪夜路归难

    七绝·雪夜归图 文/青山野渡 寒风雪夜路归难,夜路归...

  • 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的人,你痛了等你归来的娘心,在天边……娘陪儿在寒冷的雪夜!随时都在。 夜深的雪夜,格外的天寒地冻,娘的魂魄...

  • 武山

    雪夜走甘谷

  • 2018-12-28

    安静的雪夜,宁静

  • 雪夜有感

    窗外世界全空白,深夜应无客再来,雪夜闭门读禁书,不费口舌不费财。--雪夜有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uc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