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农的题画诗

金农的题画诗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5-11 06:02 被阅读0次

清代画家金农是一位在诗书画印、鉴赏、琴曲等多方面都造诣颇深的名家。

他少年时就以诗文成名。其绘画作品上也多有题诗。

现以他的几幅小品画为例。

先看一幅修竹图。

雨后修篁

这是一本花卉图册中的一开。图中绘山坡上,长有修竹几根,竹上“四五六片竹叶”,竹叶稀稀疏疏,却很有精神。

再看竹竿,竹竿细瘦,但不柔弱。

金农认为:“画竹宜瘦,瘦多寿,自然饱风霜耳。

原来,这是一丛无惧时间的竹子。

看一个个竹节,十分劲挺,毫不弯折老朽,从笔法上也可见画家的笔墨功力。

经历风霜雨雪,不驱时流,始终保持傲然的姿态,所以金农爱竹、种竹、画竹。

画中题诗:

雨后修篁分外青,
萧萧如在过溪亭。
世间都是无情物,
只有秋声最好听。

为何偏偏“秋声最好听”?

秋风吹去表面的繁华与躁动,留下青竹超越四季,超越时光,保持着它清雅的风骨。

所以金农爱“秋声”。

再看他笔下的荷花。

荷花忆旧图

这幅荷花图类似的有数幅,我个人最喜欢这一幅。

荷叶正盛,荷花欲开,一人坐在亭中赏荷。

画面空白处有题诗,不,题词:

荷花开了,
银塘悄悄。
新凉早,
碧翅蜻蜓多少?
六六水窗通,
扇底微风。
记得那人同坐,
纤手剥莲蓬。


由荷花想到那个如荷花般美好的人。

荷花依旧,荷香依旧,那个人却留在了旧时光里。

一幅荷花图,画的是花,更是记忆。

再看一幅。

金农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他的绘画作品中带着大量对禅理的理解和感悟。

岂是寻常粥饭僧

这是收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中,金农的一本《杂画册》里的一页。

画中两株老树,一直一斜,树叶深深浅浅,很是浓密。

倾斜的树冠下,露出一处庭院的大门。

大门紧闭,一老僧正举手叩门。

画面左侧写着:

树阴叩门门不应,
岂是寻常粥饭僧。
今日重来空手立,
看山昨失一杖藤。

这位第二天又来扣门的僧人真是不寻常啊!他是来找昨天看山时丢失的藤杖来了。

不拘泥于每天拜佛读经,在山水自然中参悟佛理,大概真的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吧。

不过,看山时忘记了一切的存在。连藤杖都丢了,还要来寻,也是有点小幽默。

纵观这些画作,画家在生活中一个个小情节里,感悟人生的大意味,细细品味,每幅画,每首诗词,看似简单,又都是那么的意味深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农的题画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vc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