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曾写过一首描写春景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词根据其描述景致推测,应是作者写于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或季春(春季的第三个月)时节,因为海棠一般是在春季开花(秋海棠除外)。
词作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直接写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作者当时自身所处状况,说明经过缘由:自己昨天晚上喝了一些小酒,所以睡得较沉,也起床得比较晚,虽然雨淅淅沥沥地下得不大,但风却刮得有些急猛,睡梦中依稀还是感觉到了(并没有百分之百地完全睡安稳),还没有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除。这句话写出了青春少女李清照活泼洒脱的个性,在这里酒不仅仅是酒,其实很多时候它也是一个意象。
中间两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说自己正准备起床的时候,家里的侍女进屋来把窗帘卷起(好让光线透射进来,也可以由此看到屋外的情形),于是自己便就此询问侍女室外的海棠花究竟怎么样了?注意这一句,李清照不是问吃什么玩什么,而是海棠花,这就写出了女词人的高雅气质和生活情趣。
可能有人会据此发问,为什么作者不自己到窗边去亲自看一看呢?难道真的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养尊处优,一味偷懒,凡事都习惯使唤佣人丫环么?
我想并非如此,很可能是在经过一整夜的雨打风吹之后,作者担心室外的海棠花可能已经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了,自己没有勇气去亲自查看,就先试着小心翼翼地问一问侍女,了解一下情况再说。那个“试”字多少可以佐证一下。没想到侍女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之后,却回答海棠花还是和下雨刮风之前的样子相同,没有什么变化。
最后三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作者在听到侍女的回答之后,先是有些吃惊,随后明白过来,立刻反驳说:你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吗?知道吗?在经过一整夜的雨打风吹之后,变化肯定是有的,我判断实际情况应该是:园中的海棠的绿叶经过雨水浸润后,显得光鲜夺目了,而海棠的花朵经过疾风猛吹后,显得凋残色淡了。
这首词中,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是“绿肥红廋”,作者将平常一般用于人的“肥瘦”两字,巧妙用在了植物花卉之上,而且又特别合景贴切。 那时的李清照年方16岁左右,正处于二八佳人风华正茂的少女时期,小小年纪,竟然就有如此悲天悯人、伤春惜花的情怀,以及如此高超的写作水准,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确实至名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