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
二、 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蝉翼纹”。
三、支钉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仿品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蝉翼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窑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篆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笔者1989年亦在遗址处采集到壶的残片一件,其釉色为标准的天青色,但在壶嘴处有浅浅的刻花,也应是未烧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
汝窑因稀而贵,故历来传得神乎其神,如文献中记载其曾以玛瑙为釉,其实,玛瑙在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不过仅是石英一类的砂石而已。
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仅见于传世的70余件。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汝窑的鉴定如能用科技检测方法,对其胎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结构分析,先断其年代后,再通过上述文中的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其是否为精品,鉴定结论会更加完美
宋汝窑天青釉碗怎么鉴定
宋汝窑天青釉碗,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特点。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被历代称颂,有“名瓷之首”,“宋瓷之冠”美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7149/f7259de6f6ac4dd8.png)
宋,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及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称精美的稀世珍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7149/a793680f629e2e21.png)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及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7149/c0f69f97a3ab5440.png)
此次春拍拍品超过2900件,总估价超过18亿港币。据悉,瓷器专场拍品超过380件,总估价6亿多港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件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汝窑瓷器拍出1.85亿港元创纪录 汝窑瓷器拍卖市场行情新风暴来袭昨天,香港苏富比春拍“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专拍在港举行,一件宋代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创出了汝窑拍卖的新纪录。这件瓷器从4000万起拍,几分钟后,叫价就冲破了1亿大关。8位竞标者争持历时15分钟,经过34口叫价后,最后以1.85亿的价格由一位匿名买家通过电话竞投方式成功投得。该拍品之前的估价为6000万-8000万港元,成交价比估价足足高了1亿港元。 据了解,这件距今有900年历史的汝窑盆洗,是现今唯一存世之葵花六瓣形的盆洗。它是阿尔佛雷德·克拉克夫人的旧藏,克拉克夫人是英国最著名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之一,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汝窑玉壶春瓶和汝窑洗即为其旧藏。 虽然在外行人看来1.85亿实属天价,但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淞表示,“这个价格不算高”。因为宋“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中,因汝窑仅烧造20年左右,传世极少,尤为珍贵。汝窑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故又有“汝窑为魁”之称。南宋人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目前,汝瓷传世者共七十九件,私藏仅六件,非常珍贵。而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小巧朴雅,色质绝佳,源流清晰,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1.85亿的价格并不令人意外。汝窑瓷器拍出1.85亿港元创纪录 汝窑瓷器拍卖市场行情新风暴来袭其实收藏和练武也是一样的,也有内功和招式。其中内功要修炼的就是三门:第一就是修眼力,这个也是收藏功法里面最难也是最基本需要修炼的,没有好的眼力健一个绝世珍品摆在你眼前你也会把它当作现代仿品,错失良机,想修好眼里要注意经验和基础知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7149/8a1775fde6603e48.png)
汝瓷的近期成交价格
北宋 天青釉汝窑水仙盆 成交价: 4370万 2014-06-08
宋 汝窑B型盏托 成交价: 5175万 2012-12-28
宋 汝窑水仙盆 成交价: 4370万 2013-06-23
宋代 汝窑影青釉三足洗 成交价: 4368万 2013-09-01
汝窑釉波罗子 成交价:4025万 2014-09-09
北宋 汝窑天青釉镂空莲花 成交价: 3800万 2011-05-28
北宋 汝窑粉青釉盖盒 成交价:3520万 2008-10-26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7149/d81dd56cdec3456f.png)
宋 汝窑水仙盆 30,400,000--30,400,000 34,960,000 2013-6-23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 25,000,000--35,000,000 32,000,000 2010-12-25
汝窑天青釉莲花尊 15,000,000--18,000,000 26,000,000 2010-12-25
汝窑莲瓣龙纹碗 23,000,000--23,000,000 23,000,000 2009-12-6
汝窑瓷片 12,000,000--12,000,000 23,000,000 2012-12-28
汝窑天青釉碗 12,000,000--16,000,000 22,000,000 2010-12-25
汝窑天青釉双耳绶带瓶15,000,000--18,000,000.22,000,000 2010-12-25
汝窑天青釉六方六足洗6,800,000--7,800,000 19,000,000 2010-12-25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06062/6ee2876ce604983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