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的假期结束了,懒懒散散地休息了6天,今天回到工作岗位,还要调整节奏。不过公司非常棒地过渡安排:全员学习。我感觉学习是收心的最棒的方式。
先梳理一下今天学习的收获。
首先今天学习的《职场关系》这个课程,学习后,可以先对照自己,梳理自己的职场关系,另外帮助别人梳理职场关系。站在不同的目的,对课程的认识和吸收就又不同了。
今天听了第一节,我大概梳理一下课程框架。
职场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如何拥有一份良好的职场关系,得从动机入手。
有三种动机:亲合动机、权利动机、成就动机。
这三种动机对应三种关系状态:和谐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这三种关系在职场中都是共存的,如何更好地处理这几种关系呢?
要处理好这几种关系,先认识它。恰如老师提到的,我们大多数时候,概念不清。所以这个课程的安排,都是从学术的角度,先认识概念,再看技巧和方法。
依次讲和谐关系,如何做到和谐的关系,里面提到5点: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然后再围绕这个点依次深入讲解:先认识概念,再学习技巧和方法。
后续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估计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分享的。
如上是对课程框架的梳理。接下来我提几点我的认识和收获。
第一、知道不该做什么,怎么做不正确,很重要,列出清单,时刻警醒
怎么做到尊重时,提到了四点:无条件地接纳、平等、礼貌、信任。其中再讲“平等”时,列出了5条不要做的。我想到了“stop doing list”,我决定后续逐渐积累“stop doing list”。
第二、时刻想着:换位思考,设身处地。
在讲怎样做到“礼貌”时,提到了“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这其实就是要做到“换位思考,要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然后再付诸合适的行动”,这其实与“共情”有点呼应。
第三、知行合一,知道和行动之间有很远的距离。
这就是为什么,道理知道一箩筐,就是不会做,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有些人一生都无法从“知道”走到“行动”。我想要克服这一点,最大的法宝就是:反思。借用讲“信任”时提到的一句古语:吾日三省吾身。把知道的点滴,逐个做到,那一定是改变的开始。
第四、今天列出了4个行动清单和1个梦想清单。
行动一:梳理出客户档案、门店档案模板,贯彻执行;梳理出门店操作流程,贯彻执行。
行动二:温习《共好》视频,和这堂课做一个联系;再学习马斯洛需求图谱,理解每个层次。
行动三:每晚朗读10分钟,阅读30分钟-1个小时,充实自己,给孩子营造氛围。
行动四:持续在喜马拉雅上上传一些自己读过的书的音频,把自己读过的书,写读书笔记分享到简书、星球。
梦想清单:在红豆7岁时,全家去日本旅游一次。
网友评论